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

Share Button

 “努力的驅動力一旦是來自外部的壓力,努力只是一場名為努力的行為藝術。”父母與其在後面推動着孩子,讓孩子看起來像是在努力奔跑;不如點燃孩子內心的熱情,讓他們能自主奔跑,這樣才能跑得更快、跑得更遠。

    【摘自:〈很多時候拖垮孩子的,不是智商、不是情商,而是父母的“偽自律”〉,新東方家庭教育,二○二三年四月四日】

我對孩子的學習,向來採取“積極不干預政策”,從不主動鞭策其“用功”——不會主動幫他們檢查功課,也不會嚴格監控他們的學習效能,但他們可以“求助”,例如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向媽媽請教,尋求幫助。在我們家,成績好是沒有獎賞的,家人只會表示祝賀和欣賞,成績不好也不會受責備,只是幫忙檢討不足,協助克服困難。由於沒有外在規管,成績平平無奇,但那是不要緊的,我會告訴他們:“同學的好成績是靠父母或補習老師取得,而你靠自己。自己的書自己讀,那才值得驕傲!”走過了小學階段,孩子開始各有發展,也許還談不上出類拔萃,但也不會厭學,經常會自發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

回顧自身成長,父母也是介入不多,媽媽要求我自己溫習,爸爸只求我們考六十分,然而我有沒有滿足於六十分呢?大概也沒有。出來工作以後,爸媽對我最大的不滿是“整天都在忙碌”,心痛我太勞累時,我爸會說:“你現在是不是很缺錢?要不要幫忙?”而我則啼笑皆非地回覆:“我忙得沒空花錢,你可以幫忙花!”同樣家庭文化下成長的弟妹也大致如此,我們在學期間的成績也許並非名列前茅,但離開校園之後都能自覺學習。因為,當努力不是滿足別人期望的“行為偽術”,而是達成自己理想的原動力,便會自強不息。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6/09/content_1679759.htm

Share Button

孩子的生涯發展

Share Button

結果發現,逾千五名本澳高中學生中,逾八成受訪學生感到不確定父母能否在自己的生涯發展上提供支持,九成受訪學生對父母生涯情感支持的程度偏低……受訪學生表示父母對自己的職業知識內容缺乏,顯示父母未能有足夠為子女在職業探索或職場能力分享等方面,協助子女生涯發展上的需求。

    【摘自:“澳門中學生生涯發展情況調查發佈會”,二○二三年五月三十日】

朋友知道我在做青少年研究,特地給我寄來結果。我反思:父母當年給我的支持足夠嗎?在經濟上肯定是足夠的,職業導向的指引則較少。在火紅年代走過來的父母,對傳媒沒有好感,猶記得他們在聊天時曾輕描淡寫地談過:最好不入傳媒、不談政治。結果我放棄了中文傳意專業,選擇教育學院中文系,成為中文老師,但因為喜歡寫作,工餘持續在報上發表文章,政治也常談。妹妹讀戲劇,是名專業演員,也會演有關政治議題的作品。

我兒今年升大了,因為熱愛科技,初中時已經常忽發奇想,例如:奇才們說讀大學沒有用,我的理想就是做“不用返工的工作”。我聽着一頭霧水,但聊天的意義在於溝通,而且我對此領域所知有限,不好下判斷。不久,我那讀電子商貿的學生真的找到一份“不用返工的工作”,其收入足夠他在全球過上旅居的生活。

分享自己的工作情況,讓孩子理解社會現實是有需要的,但社會不斷進步,職涯不斷變化,上一代人的理解局限於自己的經歷,很難有足夠的視野進行有效分析。計劃趕不上變化,面對職涯的不穩定性,家長不宜過度介入,對孩子最好的支持是:幫助他們發掘專長,支持他們追求理想!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6/02/content_1678125.htm

Share Button

小小花園挖出的“童真”

Share Button

 “在小小的花園裏面,挖呀挖呀挖,種小小的種子,開小小的花。”這是近日一則引全網熱點的兒歌……“挖呀挖”,挖出的是什麽?是一種機遇。在短視頻時代,成為網紅正在變得容易且偶然,一個素人可能就因為一個表情、一句話、一首歌就成為大紅大紫的網絡紅人……

    【摘自:〈挖呀挖呀挖,挖出的是什麼〉,杭州網,二○二三年五月十二日】

武漢幼兒音樂教師黃老師憑一首兒歌瞬間火紅,引來無限商機和滿城是非。《花園種花》這歌很特別嗎?聽來的確有趣,但其實多數兒歌都是如此簡簡單單、琅琅上口的;唱得特別好?也不見得,多數音樂老師都有這水平吧;說教學方法新穎更談不上,配合肢體語言表達的手指謠在幼教中極為普遍;即使黃老師清新可愛,在網絡美顏濾鏡下也不屬於驚為天人。然而有以上“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下,黃老師就被挖出來了,我想她自己也未必想到隨意在網上撒的小種子,竟能開出了如此大大的花。

同樣從事兒童藝術教育的工作,筆者則留意到一個小細節:演繹《花園種花》手指謠的播主不少,黃老師片中小朋友的反應其實不算熱烈,也就是說,黃老師的可愛吸引的是大人,而非小朋友。在筆者的兒童故事教學經驗中,黃老師不慍不火的微表情對孩子來說是不夠投入的,孩子更喜歡熱情充沛的互動。觀眾對童真的嚮往,帶着成年人久違的對童真的想像和留戀,只是成人眼中的童真和孩子的童真未必一樣。這不禁讓我想起兒童文學審美觀的爭論,純文學的寫作人總覺得兒童文學的作者寫的作品水平不夠,因為他們偏向成人視角,所以市場中部分以“兒童生活”為題的作品是寫給成人看。讀者期望在作品中喚起自己的童真,而非關注孩子的理解和品味。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5/26/content_1676614.htm

Share Button

喜歡我是我

Share Button

自我認同感不足的孩子會根據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決定自己的價值和能力,通常表現為膽怯、退縮、悲觀、被動、猶豫不決、心灰意冷。自我認同感水平高的孩子則表現為樂觀進取,做事積極主動,勇於嘗試,樂於挑戰。

    【摘自:〈培養孩子的自我認同感〉,《教育導報》,二○一九年第六十七期】

“喜歡你是你疼你最多……”這是我年少時喜歡的一句歌詞。那時,我一直想尋找一個“喜歡你是你”的人,現實卻讓你發覺困難重重:即使親如父母、愛侶都會期望你“成為他們喜歡的樣子”,更何況是社會上的其他人?為了生存,改變是必須的,奉迎也有其作用,但我們需要了解這只是遊戲規則,我們願意為了配合工作而調整,而不是:我沒有價值!

“孩子小時候一定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取得成就,否則將來就會自卑。”想孩子贏在起跑線的家長,一般都這樣認為,然而我在當前線教師時的觀察並不是如此。有些孩子很優秀,卻依然自卑,因為他們需要同時滿足的期待太多了,要不停地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優秀,他們的無助就像一個習慣化妝的人,無法面對自己真實的面貌。反之,簡單平凡的孩子卻表現得樂觀自信,因為他們能夠如實地做自己,在生活的歷練中了解自己優勢和不足,知道什麼機會才是自己可以把握的。

對於我們來說,生存的本身就有價值,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感受世界,體驗不同形式的生活,就像不同顏色的蝴蝶隨風起舞,尋找自己喜歡的花。於是我寫下《那一隻沒有變成金色的蝴蝶》,期望讓讀者思考生命之本,了解成功的多樣性。孩子,願你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即使我們沒有足夠的幸運找到“喜歡你是你”的人,但至少能夠“喜歡我是我”。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5/19/content_1675037.htm

Share Button

從成長本質看青少年閱讀

Share Button

不管成績好不好,我只希望孩子懂得在困惑時,從閱讀中找到知識、得到能量,或者什麼理由都沒有,只是為了快樂!

    【摘自:〈十三至十八歲不閱讀,青少年如何“轉大人”〉,林妙玲,《遠見》,二○○七年八月一日】

在提倡全民閱讀、終身閱讀的今天,學童閱讀素養成為教育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閱讀的功能很多,而本文談論的是其中一個功能——成長。閱讀主要影響的是心理成長,包括:認知能力、情感及社交能力、價值觀和信仰等。

談到閱讀,各界一直爭論“讀什麼最好”,然後開出長長的經典書單。能夠成為經典,素質自然有保證,然而,經典未必能切合個人興趣和真實生活需求。正規教育已經為孩子提供了很多經典範本,回到課外閱讀,還是繼續灌輸這種絕對優秀的價值,能不窒息嗎?

課外閱讀不同於上課,“讀什麼最好”的選擇權應留給孩子。從引起閱讀動機的角度,首先是孩子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人人興趣皆不同,有的孩子喜歡言情小說,有的孩子喜歡科學著作;再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作品,例如青春期的孩子會面對兩性、交友、外形、升學、就業、夢想等問題,對相關題材的作品便會有現實需求。“經典”雖好,但不要一談到閱讀,就給他們一張“經典”書單。想像一下,一個廿一世紀的少年,如何透過《紅樓夢》去解讀愛情;如何透過《百年孤獨》去感受生活?當他們只能像填鴨那樣張大嘴巴,硬生生被餵食自己無法消化的補品,所謂的閱讀興趣又從何談起?

“孩子成長”,不一定要成為文學家、科學家和偉人。成長的本質很簡單,作為一個兒童文學作家和媽媽,我希望孩子能夠透過閱讀,首先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5/12/content_1673369.htm

Share Button

拆除圍牆的A l世代

Share Button

青少年,甚至更小的孩子,我覺得才是這波AI議題裡真正的主角,他們是我們的未來。我們並不是要告訴孩子,要不要擁抱AI,或是要不要害怕AI,害怕和不害怕是來自於“理解AI”。至少我作為一個教育者,我的目的並不是去告訴他們怎麼想,而是告訴他們可以看見什麼,可以理解什麼,所以其實就是提供更多的資訊,提供一種“思考的方法論”。

    【摘自:〈李飛飛回應七大AI關鍵問題〉,記者:羅之盈,《遠見》,二○二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GPT風潮席捲全球,感覺人人自危,家長群也不例外:現在工作已不好找,我們平凡家庭的孩子,往後出頭機會恐怕越來越難了!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筆者反而不這樣認為。GPT的出現,某程度推倒了一些圍牆,以前只有富人才請得起補習名師,現在普通家庭也可以;以前只有名牌大學畢業生才能擁有的知識素養,現在普通人也有機會學習。情況有點像自媒體的出現逐步形成“去中心化”的局面,以前只有掌握權力和財富,或是得到業界支持的作家、藝人,才可以有出頭天,今天寂寂無名、拿着一部手機的人也可以為自己創造機會。科技改變了原有的行業生態,未必有利於原來的既得利益者。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人不謀事,天再大再強也沒有用。GPT再全能也無法幫助沒有動機的人,情況就好像請我指導辯論、演講、寫作、面試技巧的人不計其數,但我家兒子偏說:不需要!會不會他已經青出於藍?也許不,他只是有自己的打算。兒子不願請教我,我身為母親的角色也不會被取代,還可以提供其他的價值,例如:對其自立自強、自主學習表示欣賞。

人會不會被取代,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價值,以及如何在新的生態系統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5/05/content_1671801.htm

Share Button

青少年的身份認同

Share Button

藤校招生官看重的往往不僅是申請者作為一個“單純”的“優等生”,而真正關注的是申請人在自我介紹論文中,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和理解,並能在整體申請材料中找到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他們從認知自我,到認知社會,並致力於改變社會的“夢想”。對於那些上普通大學,甚至哪怕不上大學的孩子來說,一個穩定、健康和持久的自我認同以及慢慢形成的社會認同,都將會是他們一生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基石。

    【摘自:〈你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嗎?青春期的身份認同〉,作者:yydhx,搜狐,二○二○年七月】

在“飛翔的陣痛”研究章節中,我們發覺很多青少年對未來感到迷茫,因為無法在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中取得平衡。特別是在升學和就業上失去主導權的孩子,很難在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和身份。

比較難忘的案例,是一個考上名校的抑鬱症女孩。她能考上名校,除了個人的堅持不懈,還包括父母源源不絕的資源供給,例如各科補習名師、寫自薦信的文案高手、面試培訓的演講導師等。可是這些外力的協助,真的忠於孩子的能力和意願嗎?如果不是,我們能想像到孩子被這些外力推着往前走的無助。結果她入學後因抑鬱症休學,家人說“放棄也可以,去工作吧”,但她不想。“父母都是學霸,總得讀到大學畢業吧。”其實澳門也有很多同類型的大學,但她不願意放棄原來的學校,因為入學不容易,而且家人從小就灌輸她,“學校水平差,不如不讀”。

苦海無邊,在於人自己的執念,而這種執念源於社會和家庭的氛圍。故事提醒我們:孩子是龍是鳳在於本質,身份認同需要透過自我探索去形成,父母的過度干預可能取得一時成功,卻會影響孩子未來自力更生的能力。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4/28/content_1670353.htm

Share Button

飛翔的陣痛

Share Button

建立多元的價值觀,一方面社會確實有其需要;另一方面,可避免個人訂立單一狹隘的人生目標。狹隘的人生目標可能帶來不必要的競爭與挫敗,並不當放大了該挫敗的意義,而覺得人生失去意義,出現情緒行為或健康的問題。

    【摘自:〈壓力大嗎⁈談青少年的壓力調適〉,作者:蘇淑貞,臨床心理中心,二○二三年四月】

“人活着就是要努力讀書,然後找工作,組織家庭……這樣的公式化人生,有意思嗎?”我和兒子談起青少年輕生問題,他這樣回答,大概意思是:“讀書很辛苦,生無可戀!”人生有什麼值得留戀?親人、朋友、興趣、工作……難道輕生的少年就沒有嗎?也許不!只是他們總是被世界灌輸“你不夠”,孩子被迫在學習的洪流內掙扎求存,已經沒有空間欣賞自己所擁有的幸福。

這一代的孩子在物質上應有盡有,但其實他們內心是無力的,因為缺乏自我實現的能力和滿足感——教育要求多了,成功標準高了,社會競爭則越來越大。內捲令人疲累,躺平則更是可鄙,最後只能選擇孤注一擲。要挽救青少年,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尋回平凡簡單的快樂,不一定要飛黃騰達,不一定要學富五車,抬頭看看星空,低頭數數貝殼,再吸一口自由的空氣,就可以感受活着的美好。就像當初孩子呱呱落地,父母感恩其四肢健全那樣。

“如果選擇輕生的是媽媽,你會怎樣想?”我問他。“要尊重呀!雖然思念和傷心無可避免。”面對死亡話題,孩子的想法竟然比我坦然。如果死亡也可以接受,還有什麼不能接受呢?但能說出“要尊重呀!”,着實不易。父母不能代替孩子飛翔,但至少我們知道當中的痛和累,即使面對不理想的結果,也要回一句:“要尊重呀!”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4/21/content_1668791.htm

Share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