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像登山

5363_1323224465iMaM

法國一家報紙曾舉辦過一次智力競賽,問到:如果羅浮宮失火,當時情況只可能救一幅畫,那麼你會救哪一幅?多數人都說:要救達芬奇的傳世之作——蒙娜麗莎的微笑;可是,著名作家貝爾特卻說:“我要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結果,貝爾特以最佳答案,贏得金奬。

    【《人生像登山》,作者:佚名,網路文章,二○一三年九月】

一 早起來,讀到一篇寫自網絡靑年的生活故事,內容大意是講述主人公 “生在一個關係優於能力,擦鞋重於學歷,炒樓賺錢仲快過打劫嘅社會”的悲哀,情節有血有 肉,深刻地道出了這一代的困境。閱後久久不能釋懷,於是明知故事只是虛構,也想給作者那一代的年輕朋友寫點勉勵:

人生就像登山,每 一個年代的山都不易登,作者今天經歷的問題,幾乎是每一個年代的人都經歷過,故事主人公不止一次質問:“努力讀書就可以換來優質生活?”我的答案是:不 是!如果有書可讀不是必然,可以專心讀書需要條件,那麼,你應該明白——有機會努力讀書是優質生活的一部分。有機會讀書,代表我們有提升能力的機會;會努 力讀書,代表我們有目標、有志氣,那本來就是値得欣慰的事。讀書讓我們修養心性,明辨是非,學會思考,懂得取捨,再接再厲……如果,今天飽讀詩書的學子認 為優質生活等同物質享樂,認為經常 “換樓、換車、換女人”之流等於成功人士,那你花了十多年時間去讀書,其實是白讀了。

作為幸運 地趕及“上樓”的一代人,我並不如學生所言,更有條件講“風涼話”,因為我們已經有了“後代”,如果社會發展的路向成為必然,年輕人今天的問題,也將是我 兒子一代的問題,而到時境況可能更壞。我知道,我無法給他們房子,也無法養他們一輩子,但至少,我會關心社會發展,努力謀求改變,如果並不如願,我會像引 文中的父親一樣勸勉兒子——奔向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値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人生就像登山,選擇什麼,放棄什麼,是一門藝術……當你有一天站在最高峰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切仍是水到渠成,按部就班的。

文/鏏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