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的意氣之爭

img_20141014172519

方言不是時代的對手,這是語言與語言較量的結果……當大量有文化含量的詞彙和新生詞彙,都只能用普通話表達,使用方言基本就是吃飯睡覺之類的狹小範圍。……失去了創新力和生命力,縱使保留了語音資料,也只能是“博物館藝術”。

    【《解碼:保護方言 該怎樣發力》,作者:王偉健、姜泓冰、馬丹晨,人民日報,二○一三年七月十二日】

“推普”每逢有甚麼風吹草動,便牽動部分港澳人士的神經,如:香港部分小學自願改為“普教中”,然後大家便一副受政治逼害的樣子,殊不知那其實是市場導向的結果。為此,網友深表痛心——連學校都不重視本土語言,粵語還有前途?而我的回答也始終如一:其實,人們之所以想放棄“粵教中”,也正是因為它沒有前途。

現今的所謂“粵教中”,除了用粵語講話,能教到甚麼粵語文化嗎?沒有。就連最為人所樂道的粵語古詩詞吟誦都被大多數學生排斥,更別說甚麼粵音賦詩入詞了,那恐怕只是大學中文專業學生才需要掌握的技能。到了投身職場,老闆也不會對粵語有太高要求——識講、識聽ok啦!就連中文教師的面試,校長也只看你普通話的發音水平。有一次,我收看內地電視節目《非誠勿擾》,一位來自香港的男嘉賓羞愧道:“不好意思,我的普通話很普通!”為此,他在短片中一直講粵語,這下子輪到我羞愧了,因為他講的廣東話比普通話更普通。但沒有人會考究的,因為粵方言衆多,由發音到用字都很隨意。除了“潮語”,正規的文字傳媒很少刋登粵語文稿,而電視媒體對口語的要求也不高——滿口懶音無人問,粵字寫法無人知……當社會已經普遍放棄了一種語言的素質要求,粵語肯定就淪為“吃飯睡覺之類的狹小範圍”。

要承傳一種文化,不是死守,而是活化——建立語言的統一性,創造市場的需求性,如同:台灣人把中文的教學語言讓給“國語”,卻從來沒有放棄對台語文化的活化——各地都有建立方言創作園地,並為文學、朗誦、歌曲等設立獎項。以深度取代廣度,以自我優化取代排他性的意氣之爭,也許會是更現實的保育方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