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公民社會的新里程

20140529_NewsEastWest

「公民社會指的是圍繞共同的利益、目的和價值上的非強制性的集體行為。公民社會是處於公與私之間的一個領域,為了社會特定需要、公眾利益而形成的組織。」Skelly2010

回歸後,政治格局的轉變,社交網站的興起,人民素質的提升等種種因素,讓港澳開始步入公民社會的雛型。受香港政治氛圍的影 響,近年集會遊行在澳門實屬常態,但事情無論在社交網站是何等沸沸揚揚,終究還是無法更進一步,故出現了早前立法會選舉的「期望落差」。某議員「睇死」澳 門人不參與遊行,實質就是認為單靠社運人士、有志青年、新興基層工人團體等的力量是不成氣候。是故「五‧二五」、「五‧二七」的突破,在於一種公民的集體 醒覺。筆者認為主要成因如下:

其一,民意被趕入窮巷。每個人對反映不滿的取態都有程度上的不同:社運人士傾向以極端方法利用傳媒影響力,以弱制強。但一般 中產知識份子卻普遍認為需要據理力爭,而中老年人士則喜歡在相互妥協中求取和諧,當中取態又因人因事而異。「離補」方案不同於「加二加二加一百」,當中存 在的不公狀況顯而易見,而賴以力爭的學術「公理」,卻又一面倒地立在強權的一方:某學術機構發起專題研討活動,最後的報導竟是「一言堂」──所有人均認為 「離補」方案合理,連內地官媒都能輕易指出法案的三大問題,而澳門社會最高端的學者專家卻一句也未說上,或說了未有人報導,如此一來,高級知識份子的所謂 社會良心的角色已經完全失信於民。還有那個本身已經缺乏民意代表性的議會,僅餘不過半數的直選議員,竟然大部份也選擇支持法案,盡失民心。當專家學者和民 選議員都無法代表自己發聲,人民仰賴的就只剩下自己的一點力量。很多人一直把持的理性:如果可以溝通,為什麼不先溝通?如果可以讓步,為什麼不協商?無可 伸張,當社會已經失去「表達、說理、爭辯」的溝通機制,人民立於「趕狗入窮巷」之地,再溫和理性的人也會醒覺。

其二,新一代社運青年的素質提升。和過往不同,這次組織者比較努力地放下黨派的固有色彩,由一群背景相對單純的年輕人,透過 網上團體發起運動,且有廣泛邀請不同政見的人士參與,並對不同意見者,甚至質疑的聲音表現出善意和包容,加上受到早前台灣「太陽花學運」的影響,整個活動 的策劃過程都表現出高水平:理念簡單明確,規劃具體清晰,操作井然有序。其身教言教所表現出的成熟有度,不僅感染了很多胸懷民主夢的青少年,也讓很多長輩 刮目相看,投以信任的一票。

其三,新生媒體深入社群。不是每個人都接受公眾社交網站,如:facebooktwitter等大規模的群眾互動,很多小市民,特別是中老年人士對這些媒體的訊息較有介心。是次運動除了facebook主場,不少支持者還有運用whatsappwechat等新媒體,以組群互動的方式發酵動員,連平日不活躍於面書的長者、中產、師奶等都各自在群組中收到訊息、相約行動,達到集腋成裘之效。

筆者認為,社會運動由原來熱衷於社運的人士,走向廣大社群,而活動的成功又再促使市民對公民參與的認可。以上種種,均對走向 較成熟的公民社會,有著重要的標竿作用。當人民了解到上街不一定是激進的流血衝突,而是基本的公民責任時,就會更加有勇氣透過社會運動去表達自己的訴求, 達到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Robert Putnam所言:公民可以共同建立社會資本,信任和共同價值觀,從而轉化出政治氣氛,使社會結合為一體,促進社會中的相互了解和關聯,提升共同利益。

公民社會的建立,除了公民的醒覺,社會制度的配合尤其關鍵。如果在上者決意走向極權,而非從善如流,人民醒覺也就只能孤注一 擲地走向最極端,革命由此而生。因此,如何建立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依存的公民社會,發揮公民參與公共政治的積極性,透過不同觀點的討論,不同訴求的宣示, 平衡不同族群的社會利益,需要社會上下的共同配合。當然,民主政制才是公民社會健康成長的先決條件,是次運動最多只能促進政府和人民的政治醒覺。路漫漫其 修遠兮,需要吾等上下而求索。

文章載於論盡媒體

http://aamacau.com/2014/06/06/%E9%82%81%E5%90%91%E5%85%AC%E6%B0%91%E7%A4%BE%E6%9C%83%E7%9A%84%E6%96%B0%E9%87%8C%E7%A8%8B/

後記:

“寧願上網糊吹,周圍惹火都不認真投稿”向來是我風格,因為投稿永遠是工作,糊吹卻是玩樂,人總要有休息玩樂的時候嘛,文章是精神食糧,文人需要思維彈 性,每天為名利硬拼,不給思想留白是扼殺創造力的癌症.忙到嘔泡的五,六月,忍痛推掉無數的額外工作,唯接受了這個約稿,一則想就”光榮五月”表達心意, 二則,其實一直也很欣賞這份報章的風格.以我非主流的特質,難有作為是理所當然的,但我選擇堅持自己,永遠不討好誰,因為我有權選擇”自由比擁有世界更重 要” .很榮幸有機會被包容,能夠在此報留下筆跡.既談及重大的社會運動,也不想主觀言情,做了少量功課,希望帶給讀者有關”公民社會”的理性反思:
(PS:關於”醒覺”和”覺醒”,其實兩詞本意相同,大概因為填詞聲韻關係,網上流行曲用了”覺醒”,於是人人都用”覺醒”,但我更喜歡”醒覺”,因”覺”而”醒”最終就只停留在”醒”,但我希望”醒”然後”覺”,希望大家不僅是醒了,而是有所覺悟,繼續承傳那種價值)

公 民社會的建立,除了公民的醒覺,社會制度的配合尤其關鍵。如果在上者決意走向極權,而非從善如流,人民醒覺也就只能孤注一 擲地走向最極端,革命由此而生。因此,如何建立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依存的公民社會,發揮公民參與公共政治的積極性,透過不同觀點的討論,不同訴求的宣示, 平衡不同族群的社會利益,需要社會上下的共同配合。當然,民主政制才是公民社會健康成長的先決條件,是次運動最多只能促進政府和人民的政治醒覺。路漫漫其 修遠兮,需要吾等上下而求索。

統考之火可以燎原

 

20120128141553-2127456144

英國資格與課程局局長肯波士頓(Ken Boston)指出,寳貴的敎學時間受考試導向的塡鴨式敎育所剝奪……波士頓觀察到學校因為排名競爭,敎學越趨考試導向。

    【《考試引導敎學英向塡鴨敎育說不》,作者:陳荻雅,台灣立報,二○○七年八月廿一日】

近 日大家熱談 “本澳大專四校聯招的統一考試”,筆者身在其中,且素愛探討時事,自然成為追問目標,學生打趣道“老師是時候表態了!”我很想從善如流,簡單 說句支持或反對,卻一直找不到可以表態的理據。觀乎坊間憂慮,諸如:一考定生死、加劇學習壓力等,其實皆可透過操作方式去避免:設立重考機制,可解決一考 定生死的問題;考試可導向”塡鴨式”,同時也可導向”非塡鴨式”,其結果在於內容和形式—— “很多先進國家都有統一的高校入學考試。要報讀美國大學,一 般考生要報考的統一考試有SAT及ACT,通常只需選擇其中一種……歐美國家的中學課程,一般都不注重背誦知識。(SUNNY CHAN,二〇一三年九月 十八日)即使以上提到的公開試仍未完美,也非無法完善——試想統考改為開卷,或自行準備資料,“塡鴨式敎育”肯定得以湮滅。

根據辯 論“統考”無數次的經驗,支持者推出的方案永遠趨向完美,所謂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理論上,統考 “省時、省資源、易於把握各校敎學水平等優勢實 屬必然,但反對者所談到的種種憂慮卻可以避免,故支持一方勝算相對較大。但理論和現實永遠有距離,辯論中的完美方案永遠知易行難。本人欽佩具 “開天闢 地”之志的有心人,但在昂首闊步前,請審視自己身處的是平地還是懸崖:

1. 考試導向具有權威性,你絕對可以透過考試內容和形式作最好的導向,但敢問一句:整個社會(包括:各界人士、政府、大專院校、中小學、家長、學生),對於“何謂最好”,是否已有共識?

2. 統考必然衍生的學校排名問題(包括:中學和大專)如何解決?

今天,如果我成為支持者,絕對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理據,但作為實踐者,很想奉勸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照明,更可燎原,在擦拭火柴前,請量力而為!

文/鏏  而

讓“兒童”回歸“文學” (文/鏏而)

职业体验——儿童成长的必经之路 (1)

“兒童文學?文學呢啲嘢對小朋友來講太深啦!”

“邊有作家願意寫兒童文學?好似幼稚園咁!”

自為人 母,筆者開始探索兒童文學的路,經常聽到以上兩種論調。第一種多為非文學愛好者,其觀點源自對文學的誤解——認為文學同等高深和虛無,更有人認為兒童讀物 切不可沾文學的邊,避免孩子將來成為文靑——自戀自憐,不切實際;第二種多為文學愛好者,其想法源自對兒童文學的誤解,認為孩子的創作缺乏深度。

其 實以上兩種論調,都基於人們對兒童文學的不了解。文學本身具有廣闊的包容性,高深的是文學,淺顯的也是文學,縱然“文以載道”不是文學的唯一追求,但文學 洗滌心靈的作用從未衰亡,縱有文靑“自戀自憐”,不代表文學必須“自戀自憐”,當文學本身包容不同風格和流派——內容簡單,思想正面的兒童作品,自然可稱 為“文學”。而兒童文學具有長遠的發展史和完整的學術基礎,當中涉及的知識內涵也絕非“玩玩吓”和“小兒科”。根據《兒童文學發展史》(楊淑 華,1996)一文指出:西方兒童文學起源於十七世紀,直至十八世紀開始有專門的兒童讀物和雜誌,十九世紀,不少著名的小說家和詩人均有參與兒童文學創 作,二十世紀後開始強調兒童經驗學習理論,作品特別重視兒童閱讀興趣和心智發展的需要。回首西方的兒童文學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兒童文學的風格、面貌往 往與民族性、風土民情甚為相近,而兒童文學的發展盛衰,則往往與國家的開發程度密切相關,故傅林統在《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一書指出:“兒童圖畫書的優 劣,是一個國家文化水準的指標”。在我國,自古已有童詩、神話、成語故事等兒童作品流傳,而眞正以兒童文學之名出現乃自四五運動後,由葉聖陶、郭沫若、冰 心等一衆名家推動正式起步。後來兩岸分流發展,至近幾十年,由於社會重視敎育,特別重視閱讀,兩岸兒童文學之發展得以推向高峰,根據〈中國兒童文學的未來 發展之路〉(李東華,2010)一文指出: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中國兒童文學市場佔有力足以令其他文種羨慕,現時中國兒童文學已經擁有了一支老中靑少相結 合的隊伍;已經形成了題材體裁多樣化、各門類均衡發展的創作格局;已經營造了創作和評論互相促進的良好氛圍;已經開拓了兒童文學不斷增長的市場。

旣 然兩岸兒童文學發展成熟,何不坐享其成?這是很多人的想法,而我的質問會是“澳門周邊城市的主題樂園和公園又大又全,是否澳門本土就不必有自己的公園?” 答案顯然不是!本土兒童文學包含眞實生活場景和生活素材,會給孩子們不一樣的共鳴感。能在閱讀作品中培養自身的文化認同,對沒有本地敎科書的澳門來說尤其 重要。“有很多今天的作家,儘管他小的時候沒有機會在《少年文藝》上發表作品,可是你要知道……他最早文學的夢,文學的熱情,是這本刋物給的他。”內地著 名的兒童文學家梅子涵道出了兒童文學的另一重意義——給孩子一個創作的夢,而這也是本文的思想核心——讓“兒童”回歸“文學”,大家必須知道,今天讀着的 兒童作品多數屬於文學,而它們將會成為種子,收成文學對社會影響下的果——培育出愛文學、愛生活、愛城市的新下一代。

雖說澳門兒童 文學尙未開花結果,但一直以來,身體力行地進行開拓的創作人也不少。澳門作家林中英早於八十年代曾出版兒童故事集《愛心樹》;在戲劇創作人莫兆忠撰寫的論 文〈十年來之澳門兒童劇場概況〉中,總結了由1998至2008年的兒童劇作品,並於文中指出“如果澳門戲劇史得以接着十年前寫成的《澳門戲劇史稿》寫下 去,兒童劇場必然是其中不可略去的一筆”。可見兒童劇在澳門兒童文學發展上,是先行者;兒歌的創作,隨兒童劇的發展應運而生,其中出現不少兒歌塡詞人,其 中胡家兆更把創作融入生活,與女兒一起錄製了大量作品;在其他創作方面,近年主要由民政總署和敎靑局透過家長義工活動進行推動,民署圖書館出版了六個兒童 繪本,而敎靑局則在雜誌《百分百家長》中開設兒童故事創作專欄;在民間,也有部分家長由零開始創造自己的路,如:澳門大學的彭執中先生創立“開元故事法” (為女兒創作故事),並以四年時間寫下自己的創作歷程。雖見來者不少,可惜發表平台不多。筆者認為,唯有建立系統的發表平台,集合創作人、家長、敎師、學 生之力,兒童文學方能可持續地發展。有見及此,民政總署圖書館邀得本人及澳門圖文創作人,包括:鄒家禮、凌谷、鄧曉炯、盧傑樺、林格、子軒、古吉等,合力 編輯《小城大世界》兒童文學專集,期望為澳門兒童文學掀開新的一頁,也熱切期望有志於兒童文學創作的朋友賜稿。

徵稿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73741956021045/或聯絡楊小姐(六六八三 · ○六五四)。

原文刋於澳日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