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的覺悟

 


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他沒有謝謝我;我讓他成為當紅第一童星,他沒有謝謝我;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也沒有謝謝我。可就在落日大漠裏,靠在我懷裏的時候,他那麼由衷地感謝我。一句謝謝,頓時讓我覺得所有的榮耀,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張艾嘉: 上帝把兒子還給我 我把自由還給兒子》摘自《中國敎育文摘》,二○一二年】

    張
艾嘉是港台著名的才女,由於得天獨厚的美貌與智慧,讓她在各方面都取得大成。成功令人自信,也目空一切,她一直認為可以把這份成功延伸至方方面面,包括她
的孩子,直至兒子小學四年級那年遭人綁架……她在結案後說:以前不管是婚姻還是兒子,都當作自身招牌的一點金漆,從未將自己從高處放下,好好審視一下生
活。直到兒子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方才明瞭最珍貴的財富並非那個熠熠的金字招牌。

    從事中學敎師的年頭,筆者每年都當班主任,與孩
子和家長有較深層次的接觸,如果你問我怎樣的孩子最難敎,答案必然是“有家庭問題的孩子”。家暴、賭錢等病態家庭自然難解決,而高文化、高成就、家庭條件
好的族群也不好應付,因為“高文化、高成就”的家長比較有能力偏執,而萬千寵愛在一身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感化。敎育這些孩子最困難的不是行為問題,而思想
空白——生活上的欠缺讓人找到奮發目標,因而得到追求的快感。當孩子被安排擁有最好的生活條件和才藝技能時,便失去了自覺進取的動力,無所依存。行為的問
題可以輕易察覺,而思想的空白卻不能,有時大家甚至名正言順地將之視為“沒有問題”,然後,家長花費大量資源,敎出一個十項全能,但本身不想成器的紳士,
一個沒有靈魂且不快樂的貴族。

    一代才女的覺悟啟發我們:優才父母不一定敎出優秀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資產,不應以貼金為目的去建構其人生,只有把孩子的成長視為一個獨立個體,讓他分辨自己的需要,感受爭取的過程,學習知足和感恩,才能培育出一個眞實且幸福的人。

本文2013年1月25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找春天──親子加油站命名序篇

       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我開始努力讓自己成為"親子教育的學者"──別誤會,學者=學習者=/=專家,為親子教育誌雜寫訪問和專題,在報章專欄寫育兒感受和分享,參加朋友教育中心的家長義工會,在公司組織親子讀書會,在facebook設立"親子閱讀加油站群組",甚至代表澳門參加了一次兩岸四地親子論壇……全部都是為了更好地學習這個課題,學著學著,寫著寫著,積得越來越多,應該也是時候梳理一下,然後想起了之前寫下100篇的兒子成長記趣,於是靈機一觸,不如集合在一起成為"親子加油站",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各位家長,我們要一起加油呵!

       謹以之前寫過的一首小詩給自己打氣,我的青春的確不見了,但有了小生命的延續,一切又那樣地奇妙--兒叫、兒笑、兒跳/雲的衣裳不見了/附著雨的心跳/跑到小手呱呱叫

這畫是兒子羲羲去年送給我的生日禮物


童詩:找春天
一、我
我的春天
丟失在山上
編成雲的衣裳
我抓住草的懷抱
讓足跡爬到樹頭底
遠去遠去的想像
披荊斬棘翱翔
海濶天空下
無法遇上

二、兒子
我的春天
混在調色盤裏
畫筆是風的飛翔
撒了一地虹的花香
一二三四五六七靠攏
塗著塗著 種出小小姑娘

三、找到了
兒叫、兒笑、兒跳
雲的衣裳不見了
附著雨的心跳
跑到小手呱呱叫

徐氏兄弟的童詩創作

羲B三歲參加讀經班,自發創作數首小詩,後來我參加讀詩會,請兄弟兩一起參與,完成後,羲又作了一首新的,如下:
<!–[if gte mso 10]>

table.MsoNormalTable
{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if gte mso 10]>

table.MsoNormalTable
{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

夏來了>羲B
夏天很熱很熱,
太陽笑咪咪。
陽光照下來,
風來吹一點,
電雷真很多。

 

那天和他們一起去 "虫之詩會"在詩意的熏陶下,五歲的"羊矇豬"在媽媽協助下,完成了一段小詩:
<馬路上>
車外有車
警察指揮交通
有時早上
有時夜晚
來來往往
馬路真辛勞

小朋友創意無限,只要制造氛圍,便可當個小詩人!以下是我為他們寫的小詩:

<小雨點的歌>無心

黑是黑
白是白
小雨在翻飛

嘩啦啦……
向拍子機炫耀
叮叮噹…..
把五線譜融掉

碰不上貝多芬
看不見莫札特
我是我自己的命運交響曲

湖面前
我拒絕扭曲
化作鏡中的點
與變形的世界對峙
是的!我看見了你
卻不是你

黑不再黑
白不再白
我不再純粹
流動是心靈的歌
嘩啦啦……
叮叮噹…..
黑白交融的鍵盤,更美!

 

徐氏兄弟的爭論(關於聖經故事)

       

        每晚我講完故事,便輪到徐氏兄弟發表偉論,由於接近聖誕,這天,他們便爭相演繹聖經故事,由於理解不一,相同的題材,說出的卻很不一樣,並出現以下爭論:


爭論一,
"馬槽係比馬便便定係比人便便ga?"兄弟兩爭得面紅耳赤,非常混亂…..
我:馬槽唔係用來便便ga,係比馬生活ga!
羊:係呀!但馬都會係入面便便ga,好嗅ga,你唔知咩?但係,等我講個秘密你知啦,瑪 利亞生左耶穌wo……好在,瑪利亞既爸爸幫佢舖好左d床……
羲:唔係lo.係天使比左幾樣野佢,我都唔記得係咩……仲有,唔係瑪利亞既爸爸,係天父……佢係耶穌爸爸lo!

爭論二,天父係瑪利亞既爸爸定係耶穌既爸爸?
我:我都唔知wo,明天返去問老師啦!
羊:刪去幾百字……最後,馬利亞話,我有d眼訓,訓覺先啦!

        我把以上對話貼到facebook,反應熱烈,大部份人都認同我對馬槽的定義,多數人知道天父是耶穌的爸爸,但很少人知道天父和瑪利亞的關係,幸好,最後有宗教人士給我解開了迷團:

1.馬槽不等於馬居住的地方,馬槽只是馬吃東西的那條渠(答案來自謝嘉恩老師),我覺得好笑,因為我們見那些馬槽模型,以致網上搜尋,都會看到那是一間草房子嘛!

2.天父是眾人之父,故天父也是耶穌之父,但天父和瑪利亞是從屬關係,詳見網友李炳時的文章"

 "聖母瑪利亞的確是一個十分特殊的人物。天主教發展初期,不但不認為天父是瑪利亞之父,反而主張瑪利亞是天父之母,此一信念一直延續至今。根據“三位一體”, 聖父與聖子在神聖之位格上是同體的(“主耶穌”的稱謂即體現這一觀念),既然耶穌是瑪利亞之子,順理成章,則天父也應是瑪利亞之子。但宗教上的說法和理由,不是科學上的邏輯分析方法所能窮盡的,邏輯分析可以處理實證的課題,卻難於處理神靈的課題。從另一角度看,天父雖是耶穌之父,但天父乃造物主,超越性別,和耶穌的關係決非世間一般之父子,而屬于神性的象徵,就如我們說“大地是我們的母親”一樣;同理,瑪利亞以童貞之身誕下耶穌,則顯示她不是夏娃,沒有原罪(“聖母無原罪”之由來)。既無原罪,就具備神性了。故可理解為聖母瑪利亞化為肉身降世,作為一個必要的中介,來完成基督降生的使命。因此,以神性為本質的聖母瑪利亞亦當超越性別,既非天父之女,也非天父之母,和同樣超越性別的天父之間,實不存在任何世間意義上的親屬關係。由於天父是唯一的主,所以,如果一定要描述瑪利亞和天父的關係,只能說瑪利亞是受天父所派遣,以女性的身份而來到世間,履行天主特殊使命的使者,這亦與天主教的正統說法相吻合。"

         不是教會學校出身的我,第一次上了一堂寶貴的聖經課,謝謝各位友好的指教,也要感謝羊豬的寶貝兒子!

一封動人的家書

 

        今早,友人給我傳來前香港電臺節目主持人及兒童心理學導師梁繼璋先生寫給兒子的信。我看過很多作家寫給兒子的信函,這一篇文筆不算出色,情節不很感人,思想也不偉大,卻是最平實管用的。故在此與各人分享:

我兒:
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
三)這備忘錄裏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1.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2.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

3.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4.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5.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如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緊記!

6.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7..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 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 :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8.我買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9.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你的爸爸 梁繼璋  

 

       近日香港彌漫著一種不安的氣氛,憤青們滿腦都是不滿,仿佛一切的不足都是社會在剥削他們,動不動就起哄,有時間就抗爭。我時時在想,年青人把時間花和政府自相殘殺中真的有意義嗎?那些轟轟烈烈的行為,真的能帶來制度上的改變嗎?我保留。過火了,真的!無論政府的手法怎樣愚蠢,人民的抗爭如何激烈,最直接帶出的結果是,偉大的人民政府有個很好的例子給內地人證明 主不是好東西!當廣州和上海已經穩步前行,超越是必然的事,香港人還在花時間自亂陣腳,大家不覺得真正被反對的實體,其實是在等待你們自食其果嗎?那天和香港中大交流,我和社會學專家談及此事,他們一致認為,那是先進媒體惹的禍,憤青在微博和TWITTER內以高速倍增,當大家還在為那些令政府無地自容的言論和行為沾沾自喜之際,其實首先磨滅的是自己的青春和在社會中生存的心理素質。梁先生的家書,清晰地表達了不求外物,努力自強的重要性。信中的第二個原則是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那正好就說中我心坎裏,有時我在Facebook給學生們寫想法,時而招來不悅,我就會想 不勸了!不勸了!反正又不是自家的兒子!但我視學生親如兒子,感情深厚的,我還是忍不住勸說,希望他們少走 冤枉路。上文,我寫在 大佬B與檬檬豬的欄目,既是留給我兒,也是留給我親如兒子的學生們 時事要關心,網站有空可上,上街也並無不可,但請適可而止,凡事需講求策略,不是一股熱血就能成事!要記住──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你的家人。永遠不要相信政治可以給你帶來幸福,你要生活,得靠自己,要善用青春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

   

羲B has a “secret”

         學校運動日已經過了一星期,羲B某天睡醒的時候突然談起一件瑣事,他擦擦眼睛,認真地說 媽媽,I have a secret!(這陣子我們經常看一本叫Thomos has a secret的書,自此,他便經常說關於secret的事,很好笑!)我告訴你呵!那天運動日,我們小組不是拿第三嗎?那是因為我們是最多人的一組!我們有15人呀!拿第一的組只有13人,拿第二的14人,我們15人,所以我們拿第三了!我聽著聽著,一下子答不上來,他又繼續說你知道嗎?那時輪到我,為什麼我不跑呢?因為我數得很累,所以忘記跑了!但我數過的,我們15人啦!……”他認真得有點嚇人,而且內容 獨特,我有點質疑他在說夢話。  

      他繼續喋喋不休,我卻想著回應的方法,我設想了以下答法:

  1. 孩子,你造夢吧!
  2. 真的嗎?會不會是你數錯了?
  3. 會不會人是少了,但老師已經作出了其他安排,例如安排同學多跑一次?
  4. 算了吧!都過去了!大家都有獎品的,是不是?  

       我一下子不知道自己應該相信他,指責安排失當,還是質疑他的想法,站在權威的一方去教育他?……想著想著,不知什麼時候,他說完了,眼睛直釘著我,仿佛催逼我回應的樣子,我不好意思地隨便回了一句 你很生氣嗎?” “不是呀!我只是告訴你,那天我數了,我真的數了……我怎麼會生氣,媽媽你不是說過嗎?輸是沒有所謂的,只要我跑得快,下次可以再跑,還會贏回來的!我記得的,我三歲的時候,你告訴我的!……”他話真多,好像總是停不下來!

       三歲的時候?我想起來了!那一年辯論比賽,學生每天在我家留得很晚,羲B有天問 媽媽,為什麼大家都不睡覺?我說 我們要去比賽,所以一定要很努力、很努力!” “為什麼要很努力、很努力?他不解。我說 因為我們都想贏呀!只有很努力才有機會贏!決賽完結那天,我很晚回家,羲B從床上爬起來問 你們贏了嗎!” “輸了呀!我淡淡地說,他聽了竟然紅了眼圈。 傻仔,輸是不要緊的!我們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比賽就是這樣子的,很努力就可以讓自己更叻,如果我們 叻左,下次就會贏回來!好像你和同學跑步,跑多了就快,快了就有機會贏!……”那天我反過來安慰他的情景實在有點逗笑,只是也沒想過,這樣隨意的對話他是記住了。  

        小孩子是一張白紙,他是鮮艷的黃,還是失落的灰,在於我們怎樣去塗。如果不相信他,要他深信權威的判斷,他就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我們隨意附和,讓他無視權威,他便會偏激自大,而且現實世界中,不是任何東西都絕對公平的,很多時候只是失之交臂吧,好像風之子因傷退出奧運,國人傷心落淚,隔天國內報章頭條極盡悲痛,什麼"風之子折翼""十三憶人夢碎""舉國傷痛"……但說到底,奧運會(Olympic Games)只是個遊戲,需要那樣執著結果嗎?我覺得根本沒那個必要,人生的競技均源自 遊戲,與其教孩子計較結果,不如讓他明白道理!

      B再三強調,那之所以是個 “secret,並非因為不可告人,而是 沒有人會相信我的!,但他堅持我真的數了!",作為媽媽,我很高興他願意相信我,而且把我說過的話牢牢記住。我作文以記之,是期望他長大後回看文時可記住 媽媽會以你的努力為榮,我們不需要計較跑第幾,因為媽媽也跑得很慢──肯跑就好,盡力就好,只要不停下腳步,我們就能走得很遠很遠……”

 

莫欺少年窮

       

        很久沒記載兄弟倆的趣聞逸事了,今天閒著,正好記起兩則小事.

        有天羊豬洗澡中,發覺熱水越來越冷,於是高聲求救"老公,無熱水呀!!!!!"見是沒回應,便向兒子埋手"羲B,告訴爸爸,沒有熱水啦"未幾,聽見石油氣與硬物碰撞的聲音……不一會打開水龍頭,熱水如泉湧至,羊豬繼續洗澡是也.不久,聽到拍門聲,是羲B在門外叫我,我打開門問"什麼事啦?!"只見他捧著杯子說"媽媽,熱水呀!你不是說要熱水嗎?"……

         羲B和羊檬都是Thomas火車的忠實FANS,上星期六,我們訂好票去香港看"火車劇場",星期五的晚上,我哄孩子睡覺時說"乖乖去睡,明天去看Thomas!"大家便開心進入夢鄉.早上七時許,羊檬便大叫"Wake up!去睇Thomas!",把我從睡夢中吵醒,我說"羊羊,快睡,還沒到時間呢!"他不解地問"已經訓左覺啦,已經係聽日啦,媽咪!"……

        說的也是!原來有語法錯誤,概念不清,邏輯不明的是我這傻豬媽."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以後和小孩子說話,得認真細想呵!

一種生命的反思──與寶寶讀《為什麼要那麼快》

       

        人生每個決定都有得.辭職不過三個月,還不知道這是不是明智的決定.只知道最先失去的是"幾個好朋友"和參與辯論隊的權利,而最先得著的是賺回了親子關係.

        羊羊不再需要和工人睡了,而每天吃過晚飯,我便什麼都不做,專心和兒子上EVI學習網,八時半回家,洗過澡,一定會讀幾本故事書才睡覺.羊豬不當老師,並不是沒有學生.只是學生的年齡層由高中回到學前—那就是我的兩個小寶貝.每次讀書,他們都會發表很多偉論,例如"我覺得白兔不是驕傲的動物,所以賽跑不會輸掉!","我喜歡做草蜢,因為冬天可以去婆婆家吃飯!"

        大人講故事,總是努力地為孩子樹立榜樣,例如要像螞蟻那樣勤快,要像烏龜那樣努力.要像醜小鴨那樣堅強……可是最近看了一本名為《為什麼要那麼快》的繪本,卻給我不一樣的省思.

        故事講述烏龜走得很慢,卻活得很自在,很快樂!有一天,他忽然知道人家笑他"慢",便想"為什麼他們要那麼快呢?"於是他求教於蝴蝶、螞蟻、燕子,但他發覺,他的生命不會像蝴蝶那樣短,不用像螞蟻那樣趕著找食物過冬(因為他冬眠不用吃東西),不需要像燕子那樣忙著蓋房子(因為殼龜就是他的房子),烏龜找不到應該變"快"的理由.突然間,他看到一個人為趕上班而風馳電掣,毅然決定穿上有輪子的溜冰鞋體驗一下"快"的感覺……結果從斜坡上摔下來了,跌得極痛.烏龜忽然醒覺,原來"快"並不是他人生中的所需所求!

        當中的情節讓我想到了很多,我想起這些年一直在身邊提點我"努力迎合主流"的好朋友,想起了我們為了意見分歧,為了某些權力問題一夜反目的過程.想起了這些朋友在我生命中的位置……我們曾經為了解釋當中的問題寫過過萬的字吧,我不敢說,當中沒有一點情份,但肯定的是,我們都找不到認同大家的理由,最後只能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是不是一定要互相靠攏呢?我是無法回答自己.但肯定的是,我永遠是那隻"自甘墮落"的烏龜,總是找不到學習別人的理由.而在傳統教育的過程中,我卻又時時為學生們樹立榜樣,例如:要努力學習,將來要有競爭力等.我迷惑—在孩子的成長中,我要不要為他們樹立榜樣呢?如何引導他們知道自己是烏龜、蝴蝶還是燕子呢?

        為了尋找答案,我和幾個愛思考的朋友談了一下,大家的反應是"這故事太難懂了吧!",讀著本文的你又會給我怎樣的答案呢?在此,我只想告訴小寶貝們,請別介意你的媽媽是烏龜!而我也不會介意你們是烏龜、蝴蝶或是燕子,只要你們可以找到自己快樂的理由,可是如何讓你們知道自己是什麼呢?那是我們往後努力的目標吧,大家都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