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Share Button

    這跟人們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接下來的每一粒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必須扣好,因為人生這粒扣子是不能重新來扣一次。

    【摘自:〈最稱職父母,是幫孩子扣好扣正確人生第一粒扣子〉,史林奇葩,每日頭條網站,二○一七年十二月九日】

“任何人都出生於家庭,成長於社會。”引文用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他把家庭教育比喻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只要沒有做好,其他扣子就會一錯到底。情況果真如此嗎?筆者認同家庭教育沒有做好的確影響深遠,然而,扣子是可以解開的,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早期的扣子沒有扣好,還是可以解開重來的。《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未成年人存在嚴重不良行為,或其父母以不正確的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其家長可予以訓誡,並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就是解開重扣的概念。

人生不能重來,但若及時發現問題,則有望改過自新。家庭關係是可以重塑的,親子矛盾也有機會化解,關鍵在於覺悟,而法律就是其中有效的監管和約束。以內地為例,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不僅影響孩子成長,還造成不少社會問題。過去父母為生計可以逃避教養責任,未來孩子成長出現問題,需要歸責父母或是作出強制教育,而非不聞不問。父母便會考慮風險成本而放棄出外打工,或是把孩子帶在身邊方便教養,問題才有望改善。

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除了負責任,還要有能力。《家庭教育促進法》中的“指引”(引導以正確方法教育孩子)和“賦能”(透過公共體系的幫助提升育兒能力),除了由零開始教育父母扣好扣子,還有助扣錯的父母解開重扣呢。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八)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3/18/content_1584466.htm

Share Button

談家庭教育專業化

Share Button

中國人有“三歲看大,六歲看老”之說。德國有本書叫作《小腦袋大世界》,其中兩句話形象且深刻:一至七歲也許不到人生的百分之十,卻決定了人生的百分之七十;只有發掘好人生的前八年,才能過好人生的八十年。許多家長把孩子的教育界定為學校的學習、課外班的補習、特長班的培養,將學校考試成績作為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文憑高低看作人生是否成功的標準,這是家庭教育領域一個極大的誤區。

    【摘自:〈專業化:發展家庭教育的必由之路〉,演講人:趙剛,《光明日報》,二○一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早前撰文指“家校合作不是家庭教育”,在教育界朋友圈引起了一些爭論,很多朋友指出“家校合作是有助家庭教育”的。筆者同意當中存在助力,但卻不全面,因為學校教育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家庭教育卻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由老師去指導家長如何教育子女,就如同家長指導老師如何教學一樣,都是緣木求魚。

近年,政府很重視家長意見,但卻忽視了家長不是教育專業的,其意見未必符合實際教學規律。即使讀教育專業的家長,也不該輕易介入學校老師的教學,因為整體課程規劃不是為你一個孩子設計的。家庭教育具個別性,不同的家庭文化、社經背景、生活作息、精神狀態等都呈現不一樣的狀態。教育導師需要因應家庭教育的規律給予指導、診斷及建言,而這肯定不是一般學校老師有能力和精力兼顧的工作。

“老師,你講一句好過我講一百句!”這是我當中學班主任年頭,家長們給我的恭維話,情況果真如此?非也,但往往成了家長不努力改善親子關係和教育方法的借口,只有離開對學校的依賴,家庭教育才有望強大起來。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七)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3/11/content_1582876.htm

Share Button

骨肉分離之痛

Share Button

她從小渴望擁有自己的家庭,但當生命正面來襲時,一切令她惶然不知所措。他從不相信關係,然而發現,所有的關係是如此逼不得已的親近。二十五年後,她與他,因爸爸的遺願而重逢,埋藏已久的感受再次被觸碰。

    【摘自:《有咩留返拜山先講》,楊螢映著,眩目劇團出品,文化公所出版,二○二二年二月】

“如果他/她真的愛孩子,就不會這樣對妻子/丈夫!”這是很多怨偶的說詞,然後名正言順地把一方的親子關係割裂。一如早前王力宏的家庭糾紛,無論誰對誰錯,都不應把親子關係成為籌碼,打着為爭權益和公義的美名,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另一番傷害。

《有咩留返拜山先講》就是另一個家庭悲劇。夫妻不和,媽媽帶着兒子偷偷遠赴他國,留下女兒和爸爸相依為命,直到爸爸離世,兒子才有機會和姐姐相聚。細數當年之時,回憶中夾雜着快樂與憂愁:兒子對父親的思念,女兒對母親的怨恨,以及姐弟間數不盡的思想掙扎。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沒有哭哭啼啼的場面,細碎的片段夾雜着成長的血淚,是一部發人深省的親子劇作。

俗話說,夫妻如衣服,不愛了可以脫掉,但親子如骨肉,骨肉分離可是切膚之痛!不好的丈夫/妻子,不一定是不好的父母,反之亦然。不健全的親子關係,會形成孩子的心理創傷,如:劇中的家姐對愛情患得患失,不敢面對自己的需求;細佬則不再相信愛情,無法與愛人建立長久的關係。凡此種種,均是父母未能恰當地處理婚姻破裂的結果。沒有任何恩怨情仇是需要禍延後代,婚姻能夠好好維繫固然最好,一旦無法繼續,應讓孩子理解彼此不再相愛的原因,力求保留雙方骨肉之情是為人父母應有的修養和智慧。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3/04/content_1580984.htm

 

Share Button

家校合作不是家庭教育

Share Button

高中生很想學習之議題面向為“人際關係 ”、“家庭資源管理”、生命歷程中的人類成長與發展”、“人類的性”與“家庭動力”,想學人數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學習議題為“家人情感的經驗與表達”、“處理家庭內部的變化與壓力”、“人際溝通”、“友誼的建立、維持與結束”以及“建立自己與他人的自尊與自信”。

    【摘自:《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學習需求探討》,陳雅婷,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政教育教學碩士學位論文,二○一二年七月】

談到家庭教育,相信很多人會想到“家校合作”,因為長期以來,學校不僅僅在教育學生,還要教育家長如何教孩子。每每新聞報道不幸事件,學校也是首先被公眾責難的單位:一定是功課壓力太大了,一定是沒有和家長好好溝通了……彷彿孩子只要入學,一切成長問題都是學校的責任。

筆者認為,把家庭教育的重任放在學校是不合理的,學校本身並沒有家庭教育的專員,對家庭教育缺乏科學性的理解。筆者所見,普遍的家校合作就是把家長訓練成學校的助手,負責在校外管功課和紀律,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會說“沒有督促孩子做好功課和簽eClass的家長是不合格的”,然則只要做好就合格,如果學校給孩子的是學習壓力,那麼家校合作無形中就是把家長訓練成一個“校外打手”,使孩子內外受壓。做得較好的學校,則會協助成立由家長組成的“家教會”,由一群普通家長成立的互助組織,要如何要求所有家長受教呢?同樣是充滿無力感。

學校和家長之間存在的權責關係,本質上不利於相互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專責回歸政府主導合情合理,這樣學校才可以專注教育學生,像上文的研究結果,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更好地處理家庭關係。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六)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2/25/content_1579257.htm

 

Share Button

孩子眼中的“冰墩墩”

Share Button

 “冰墩墩”將大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裝飾彩色光環,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

    在劉平雲看來,大熊貓是世界公認的中國“國寶”,形象友好可愛、憨態可掬。大熊貓頭部裝飾彩色光環,整體造型像航天員,猶如一位來自未來的冰雪運動專家,體現了現代科技和冰雪運動的結合,寓意着創造非凡、探索未來。

    【摘自:〈吉祥物“冰墩墩”是怎麼誕生的?原來創意原型是它!〉,中國新聞網,二○二二年二月十一日】

在寒冬中,“冰墩墩”火紅了,它就是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吉祥物。設計者說,其靈感來源於北京的小食冰糖葫蘆,怪不得它徹頭徹尾的像元宵節的恩物——湯圓。

大家看重的大概就是“國寶”熊貓的代表性,以及其可愛趣怪的外形。然而,孩子卻看到了不一樣的“冰墩墩”,以下是我在巴士上聽到的有趣對談:

“冰墩墩真的會奪金嗎?”童言無忌,巴士上胖乎乎小女孩問。“冰墩墩像你那麼胖,怎麼能奪金?啊……我知道了!你們像雪球從山上滾下來!”旁邊年長一點的男孩嘲笑她,氣得她呱呱大叫。“不奪金就不可以做運動嗎?”這時吵鬧聲中飄來一把持重的男音,“別生氣!每個人都可以喜歡運動,你和冰墩墩也不例外!”他安撫小女孩。“對呀!人人都可以做運動,阿妹還可以減肥。”一把溫柔的女聲揚起,小女孩笑了。

也許“冰墩墩”的確不像個矯健的運動員,然而,它給世界帶來的是運動背後的歡樂,這大概是設計者意料之外,也非玩偶炒家所看重的,但這是孩子天真的視角。“有些熱愛無關成敗!”——多麼有智慧的親子對談,回看湯圓一樣的“冰墩墩”,我內心暖烘烘的。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2/18/content_1577813.htm

Share Button

向父母伸出援手

Share Button

《家庭教育促進法》而非《家庭教育法》,較後者而言,“促進”二字的加入,讓這部法多了些溫情……蔣亞輝說:“家庭教育立法不是管家長,是促進家長,是在尊重家長基礎上給家長指引和支持。”在他看來,促進法體現了兩個關鍵詞:賦能、促進——法律為家庭和社會組織賦能,其核心要義正是“促進”。

【摘自:〈尊重家長,支持家長,賦能家長!家庭教育專家帶你讀懂《家庭教育促進法》〉,崔文燦、何昕雨,羊城派,二○二二年一月十八日】

法律不外乎人情,不是所有立法都是冷冰冰的,教育法便是以保護孩子權利而設立,目的在樹立人們在教育活動中的權利、義務關係,有效保障教育事業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在法案中強調“促進”一詞,其重點在於指引和賦能:指引是通過法律的方式,引導家長按照科學的方法和理念教育孩子;賦能,則是指家長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有權利向公共體系獲取相應的幫助,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形同政府向徬徨無助的父母伸出援手。

《家庭教育促進法》對家庭教育所指引的方向,值得澳門借鏡。據筆者近年的觀察,澳門家長是幸福的,教青局和社工局均設有專責部門協助家長;學校、社團、教會,以至私人企業都會舉辦免費的親職教育培訓。然而,是否所有家長都被“賦能”,有權利和義務參加這些培訓?看來不是,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不了解相關培訓資訊的家長,仍然可以各種原因推卸責任,閉門造車。

未來,我們可以仿效內地的立法精神,由政府主導形成“家教指引”,建立具科學性的教學系統和具專業性的師資團隊,並從制度上給家長“賦能”,鼓勵企業騰出空間支持員工接受親職教育培訓,相信是澳門優化家庭教育的發展方向。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五)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2/11/content_1576163.htm

Share Button

原來“家教”甚艱難

Share Button

隨着社會變遷,家庭的家人關係擴展至家庭與社會的關係,成為“官務事”;家庭教育的觀念,亦擴展為終身學習、從人民自行執行轉變為政府介入,由學校、政府所屬的社會教育機構,結合民間、社區團體,落實家庭教育……二○○三年正式頒定“家庭教育法”,第一條明定“為增進家庭生活知能、家人關係,健全家庭功能,特制定本法”。

    【摘自:《台灣家庭教育發展》,家庭教育資源網,二○二一年六月三日】

“我哋老一輩人都覺得冇家教係恥辱!”中國並不是家庭教育法最早落實的國家,重視家教卻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言傳身教的育兒追求自古已有。然而,知易行難,原來,真正要家長掌握育兒之法,並不容易。

筆者具專業的教育學位,有十多年前線教師的經驗,碩士修讀的是“課程設計與管理”,還曾經在大專院校任教“教學法”課程。然而,在開展親職教育課程的時候,仍然覺得力不從心。

親職教育第一難是難以掌握學生水平:家長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具有不同的文化程度,課程設計異常困難,有的家長會覺得你教授的內容膚淺,浪費時間;有的家長會認為你說的他們根本不懂,力不從心。

第二難是課時規劃,由於家長工作繁忙,培訓時間很難落實,半途而廢的家長不少,他們大都希望上速成雞精班,拍下幾頁寫有重點的簡報,但鮮有人關心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針對不同性格特質的孩子進行調整。最難的大概就是價值觀已成形,很難基於和自己年齡相若的導師的提點而改變,所以坊間自發推行的親職教育課程成效很難評估,也無法評估,而這也是家庭教育需要落實到政策規劃的原因之一。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四)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2/04/content_1574902.htm

Share Button

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Share Button

親職教育是由專家設計的一系列有系統的教育活動或方案。……有效的親職教育方案能增進父母及主要照顧者的親職知識、技巧及情感,進而提升其踐行親職的成效;反 之,無效的親職教育方案除了浪費時間、經費與社會成本之外,尚且有負面的效果 。 Patterson 與 Chamberlain即指出如果父母接受了未經驗證且無效果的服務,他們可能會認定這些處遇無效,因而不再尋求參與其他的親職教育方案。

    【摘自:〈突破親職教育推展的困境:論有效適切之親職教育方案〉,張再明,《台灣教育評論月刊》,二○一五年第四期】

“都寫十多年了,還不打算結集嗎?天天在自己的頻道講別人的書真不划算!”出版社的朋友老笑我。“為什麼每次做親子教育講座,你都要引用教育家的觀點?講自己的故事不是更吸引嗎?”喜歡演講的朋友會不解。

的確,我寫親子題材十六年了,起初寫的是讀書心得,慢慢地加入了自己的生活實踐作為例證,然而,我覺得這還不能夠成為專家:因為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我的經驗也不是你的經驗。我做親子教育分享的時候會特別強調:不要相信那些以孩子成就作為賣點的親子著作,所謂的哈佛女孩、史丹福男孩只是“個案”,除非有人可以針對名校的孩子進行研究,並證實所有入讀該校的孩子都是用同一種方法培養出來的。相同的父母,也可以教出千差萬別的孩子,何況是不同環境下成長的人!優秀的教育著作儘管不是完美無缺,至少應該具備不同案例的觀察和驗證。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體系不盡相同,然而,他們都需要具備系統性、連貫性和科學性。不同的教育原理具有不同的特性,家長需要在不停的試錯中自我調整,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這也是我國家庭教育立法的精神核心。(“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三)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1/28/content_1573448.htm

Share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