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一件破汗衫
踏著沒有路的鞋
困在看不到新生的高塔上…
讓眼淚、汗水和尿液形成絕望的海
“只要有水,魚就不會死掉!”工人倔強地說
如桑迪亞哥在追逐海洋的花
他們總是相信,馬林魚就在前方
等待,是一個又一個的三天三夜
熬過孤單和痛楚
壓倒巨浪與風沙
卻擋不住吃人的鯊
魚叉、刀子、木棒、船槳的掙扎
留住了馬林魚的骨架
還有,戰士的尊嚴
“只要有水,你就不會死掉!”他們無畏地說
如海明威書上留下的神話
披一件破汗衫
踏著沒有路的鞋
困在看不到新生的高塔上…
讓眼淚、汗水和尿液形成絕望的海
“只要有水,魚就不會死掉!”工人倔強地說
如桑迪亞哥在追逐海洋的花
他們總是相信,馬林魚就在前方
等待,是一個又一個的三天三夜
熬過孤單和痛楚
壓倒巨浪與風沙
卻擋不住吃人的鯊
魚叉、刀子、木棒、船槳的掙扎
留住了馬林魚的骨架
還有,戰士的尊嚴
“只要有水,你就不會死掉!”他們無畏地說
如海明威書上留下的神話
早陣子被前輩所邀學寫古詩,寫了愚作一篇來獻醜,希望有興趣寫古詩的朋友們指教!
…
星稀月淡風如霧
平平仄仄平平仄
沙暗浪輕足影無
平仄仄平平仄平
竹嘆林深不解夢
平仄平平平仄仄
山移鷺去沒歸途
平平仄仄仄平平
網絡文學現象硏究的失語和忽略,造成了當下文壇廟堂與江湖的分離與對峙、體制內硏究與體制外寫作完全割裂的尷尬現狀。因此,關注並推動對網絡文學的硏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首屆網絡文學大奬賽》摘自“大賽目的”,二○一一年】
早前參與“文學節”的座談會,見一衆澳門作家大談“邊緣之樂”——在文學中心外游離的澳門文學。作為澳門文學之“邊緣”,筆者對邊緣之樂又有另一番解讀:其實,澳門文學本身也有核心,一個有點偏離普羅大衆的核心:我們會聽聞一些作家的名字,卻鮮有讀其作品,因為大家都忙着讀他地的作品;經常見很多熱衷寫作的人,卻不見他們熱衷投稿,因為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寫的好不好。喜歡亂寫的人覺得“不投稿了!反正高攀不起!”;處於核心的人又說“都不投稿的!澳門作者太不爭氣!”。
其實,喜歡亂寫的朋友是不明白為甚麼要爭氣,因為“喜歡做菜不一定要當大廚!”——寫作是享受記下瞬間觸動的過程,諸如:李白月下獨酌,曹操對酒當歌,如果“有朋自遠方來”——與知音共賞,更是快活無比。這份單純為愛而寫的趣味,在“爭氣”的路徑顯然是找不到的,所謂邊緣自有邊緣樂——學生繼續給我寄來古典武俠精選,朋友依舊網上鬼話連篇,最近還有十萬字的科幻奇情故事,果眞目不暇給。本來有人安在核心,有人散在邊緣,可謂各安天命:在核心的寫作群組,基本上不見大家推介自己的作品,大概是因為在等發表;熱衷貼文的一群,為堅持“主場在網絡”,寧可不發表。最終割據一方。
成功的確需要“肯努力、有拼勁”,但創作更要“多磨練、有熱情”,傳統路徑吸引“爭氣人群”,而網絡主場又留住了“愛寫的人”。為此,大陸港台華文文學均作出了路徑整合的新嘗試:容許網絡作品投稿,精選文摘出版;精選作品出版,未入選的放網上共享;為網絡文學辦徵文比賽等。去除門戶之見後,不僅增大了作者群,更有效改善傳統路徑的單向性,增加了讀者和作者間的互動,令影響力擴展至更大的面,直至走進普羅大衆的視線。
本文2013年4月5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在昨夜的時光隧道
愛是鮮活的毛毛蟲緩慢蠕動
桑葉的綠刺痛著神經,凝固了生命的重
久違的溫存只能結成蛹…
美麗如蝴蝶的雙翅—
高飛,遺下空虛的風
贏在起跑點不是贏……務實的德國人,認為基礎比甚麼都重要,沒有穩固的地基,再美麗的房子也有可能坍塌。所以,“留級重讀”並不是一件丢臉的事。
【《沒有邊界的敎室》,作者:沈佳慧,凱信企管出版社,二○一一年二月九日】
作為一個敎育工作者,本人並不認同“高留級率”的敎育生態,但作為一個熱愛思辨的學習者,我覺得,目前主流聲音對給“留級制”的負面形象——虛耗公共資源,與敎育先進國家或地區已經取消留級制度脫軌,國際測試PISA結果表明留級無助學生提升能力等(三月二十三日《澳門日報》),需要更審愼的思考。
首先,“國際測試PISA結果表明留級無助學生提升能力”的結論我一直想不通——是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容易留級,還是留班導致閱讀能力不好?是留級這種制度無助改善能力,還是學科本身無助改善能力?在敎學評鑑的功能上,當一個“指標”失效,直接反映的是整個系統的缺失,而不是某一方面不足。所以,PISA的數據明顯無法與留級制之效能產生必然的因果關係。
其次,“敎育先進國家或地區已經取消留級制度”的詮釋過於簡單化。根據本人不全面的認知,的確有國家和地區取消了留級制,但取消後都有一定的替補方案,如北美洲以“單科重修”取代“留級”,學生一定得通過指定級別方可畢業,高齡畢業或無法畢業的情況常有。而各國對留級制的辯論從未停止,甚至有國家堅持“留級制”的好處,鄰近的香港也吃了回頭草,顯示“取消留級制”無法呈現“先進與落後”之形勢。
觀乎為留級者貼上的衆多“標籤”中,沒有哪個比“虛耗公共資源”的指責更嚴厲了吧。到底“留級”是否等同“失敗”?在於“成敗”的心態。當孩子將來無可避免地需要面對社會的各種競爭,有限度的挫折,讓學生懂得自省和振作,顯然比溫室的盲目呵護更佳。對於雞和蛋的議題,從來是利弊難分的,如何在各有其弊中取其輕?不需要崇拜權威,結合理想與現實,由問題之本——完善敎學內容和評鑑方法,循序漸進地減少留級率,方為雙贏之計。
本文2013年3月29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絲竹候春暖
笑語溢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