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困難症──一個庸俗母親的內心獨白

Share Button

 

        小兒子的入學試抽獎遊戲終於塵埃落定,值得慶幸的是,羊羊運氣不差,考了三所學校,一所後補兩所正選.當中最失落的時刻是,任教該校的友人,和外公外婆(即羊豬爸媽)親自駕車到"西瓜學校"門前看放榜,然後幾乎是同步打電話告訴我"沒有取錄"的一刻;最興奮的是那天凌晨12時便上"香橙學校"的網查結果,一直等到明早九時,電腦系統顯示"正取生"的一刻,雖然我老公知道後只表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兩天之後,"香橙學校"已經成為"正選"的過去式,但這學校可算是在全無人事和加分的情況下被取錄,心理上還是沾沾自喜,而且當天因為不想"浪費同事的名額",我便放棄了"蘋果學校的推薦權",大家都在嚇唬我"到時就欠個幾分,就欠個人情,個仔兩頭唔到岸,你知死!"作為母親,那種沒有盡力的自責感的確難捱,看到了"正取生"三字,有如在大海漂浮的落難者看到了"岸",那種喜悅是無法言語的!

         朋友笑說"去完面試唔係得個桔,而係得個蘋果!"於是有了"水果學校"的有趣比喻,我在facebook中說笑"拾唔到西瓜拾蘋果,拾唔到蘋果拾香橙,拾唔到香橙就……得個桔!"於是有朋友祝我"拾到個水果籃",最後,羊豬的確是滿載而歸,很感謝"蘋果學校"不記前嫌,沒有真如某人所言"black list左一個不識時務,毀約離開既員工"."蘋果學校"是大家夢寐以求之地,羊豬千方百計在離島搬回來,就是以為要在那裡"做過世",讓孩子方便上學,今天離開了,又想方設法逃出傳統學制,回到老遠的離島區國際學校,我老公便常說"你這個人真是犯賤!"原來以為國際學校學費貴,學位便理所當然少人爭奪,原來如意算盤是打錯了,一樣的人山人海,父母一樣苦心地讓孩子參加"play group"操練英語,訓練應考能力,結果比較傳統的羊豬便落後了……不中也有不中的好,天命不可違,既然人人夢寐以求的學校也給羊羊考上,可以順理成章和哥哥結伴上學,不是完美至極嗎?非也,因為還有後補,還有落力的友人幫我的大兒子排waiting list,按大家的說法是"還有一線生機!"但對我來說卻是沒完沒了的選擇遊戲.

       "魚與熊熊"傳統與非傳統的優劣比拼,幾個月來未分高下,恐怕可以開題打場辯論賽呢,在羊豬家便可以分成兩派,無論誰勝誰負,可以肯定的是"各有優劣,兩不兼得".那天和中學同學吃飯,某人的質疑便一矢中的"你猜當年父母讓我們讀那所鬼屋學校的時候,有沒有你現在的煩惱呢?"我可以肯定地答"沒有!",因為當年我們的家庭不會選擇,或沒條件選擇.年少的時候,每當我走過宏偉的教堂學校,我會望門輕嘆"只是幾步之隔,媽媽為什麼偏選鬼屋學校呢?大概媽初來此地,還不知道學校可以如此華麗吧!"不過如果歷史可以改寫,我還是願意留在鬼屋學校的,haha!但我會讓孩子讀嗎?肯定不會,當年我在母校任教的時候,一早想好將來要讓孩子去讀"蘋果學校"的!"現在想試新校,多多少少有點"賣花之人插竹葉"的愚昧心態.但如果你叫我丟掉那張後補收條,收回那份waiting list申請,我又不願意,好像總要選到最後一秒為止.

       人生最大的玩笑不是"無知",而是明知"無知"也想堅持,因為我們總是不懂選擇,或是害怕選錯……我開始明白,為什麼都市人有"選擇困難症",大概是因為生活中有太多的選擇吧,如果世上只有蘋果,我們就會開開心心地吃蘋果,偏偏世上還有西瓜、香橙、雪梨……於是人們就陷入了選擇的迷思.拖得太久了,我也希望早日了結,某一刻,我情願其中一方沒有抽上!如果都抽上,就讓孩子們玩"公字"遊戲去決定吧!說到底,人生也就是鬧著玩的七彩水果籃而已!

Share Button

愛‧回家──特此祝願"犀利哥"重拾家的感覺

Share Button

題記:

        兩個星期了,一直都不想動筆去寫這篇比賽的講稿,本來準備今天晚上草草了事就好.不過這幾天網上閱讀,看到了"犀利哥回家"的故事,一時感觸,便翻出了送過給弟弟的舊文,湊拼了以下文稿,好像不太有誠意的樣子,但練習的時候,還是熱淚盈腔,期望也能感動到願意抽空細看的你,然後大家都會好好珍惜家的感覺!

        回家”你們愛回家嗎?如果要你用一個動作去表示這種家”的感覺你怎樣設計呢?好!給大家5秒鐘時間想54321……停!

       大家的設計真有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可惜今天沒太多時間去認識你的的感覺現在就先由我帶大家去感受 “我的家”吧!

       我的家有爸爸有媽媽還有妹妹和弟弟是一個完美的組合

        可是在我年少的心中家卻不是這樣一個完好的概念小時候爸媽被分配到外地工作很少回來我住在外婆的家.外婆家還住著因為失去家庭而患精神病的姨母發病的時候她就會瘋瘋癲癲地默念 “君女,媽回來了!等下煮飯給你吃!”……家好像只是活在心裏的幻象!

        四歲的時候媽媽好不容易調回廣州卻把我送進全托托兒所我每星期只回家住一天半媽媽說進全托托兒所是可以學會獨立……那時候家是一個獨立於生活以外的地方是一種每星期長久的盼望

       七歲的時候我終於告別了全托的生活回家去了而爸爸卻獨個移民到澳門來家裏剩下媽媽一個人那一年爸爸當擔保人出了亂子家裏便時常出現兇神惡殺的追債人我躲在門後媽媽挺住大肚子在門外阻擋風雨 “不知道!不知道!快走”……我們住的是媽媽學校分配的小房子我們會在廳堂一角煮飯在另一角睡覺在這一角看電視在那一角拉便便拉完還要上公厠到倒呢……這便是我的家一個除了廳堂還是廳堂的家……那時候家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收容所

         這一段歷史爸爸常常談起那年他拿著五塊錢來澳住在營地大街的雞檔晚行早拆居無定所為的是讓我們來澳的時候有一個好居所,我們到澳以後租住房子的街道有個美麗的名字──美麗街.可惜那兒不怎美麗。那時候,妹妹剛出生媽媽來澳後人地生疏爸爸需要值班工作大家似乎都不在意我在家的時候我喜歡望著隔壁空置大宅的竹林發呆放學的時候我會一個人在街上遊蕩……那時候家是一個空洞的樓房回家的我總是往外張望

       後來我們買了房子,和叔叔兩家共八口人住在一個兩房小單位內小弟弟滿月後我們終於擁有較好的居所也是由那天起我們的房子一間比一間大一間比一間高級一間比一間漂亮由於家中環境改善,弟妹的生活便比我充裕得多他們可以讀名校衣食住行是應有盡有但我還是那樣寂寞當弟妹們醉心於他們心儀的超人和芭比娃娃時我已經是個初中生了我參加校內大大小小的課外活動一天到晚也不願意回家……那時候家是一所漂亮的旅館.

        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澳門快回歸了而我的家卻因此而離散每一年春節我都會趕赴溫哥華吃團年飯我由澳門團年飯時間上機,到了另一半球正好又趕及他們團年飯的時間時候等待回家團年的感覺變得很遠很漫長……過年後會一個人回澳門當我一個人回到三千多尺的豪宅竟然第一次想念那除了廳堂還是廳堂的小房子第一次懷念為我阻擋風雨的媽媽多少年了,我一直埋怨爸媽沒有給我很好的童年卻忘記了他們一直努力地為我們建構著幸福的家──是離別讓我感受到家的意義是離別讓我學會了珍惜!

        今天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家而我的家人又一個一個由美麗的樂土回歸了!今天孤獨成行的人不再是我而是我家的小弟弟每次看著他在閘口黯然消失的身影我是滿懷歉疚如果我當年不是堅拒到溫哥華和他們團聚大家會不會都願意在加國落地生根?如果我不是生了小孩子媽媽大概也捨不得丟下孤獨的小兒子……但如果沒有離別的苦可能大家都不會感受到家賦予的甜。

        大家最近有沒有留意世紀帥男“犀利哥”的新聞?十年滄桑歲月,包含著流浪者的苦和家庭巨變的難,但家人知道他的存在,還是第一時間送上溫暖的雙手。踏進家門的“犀利哥”換了衣服,剪了頭髮,失去了那讓人迷戀的“王子”造形,卻浮現罕見的笑臉,那就是家的感覺──愛回家,家沒有固有的模式家不分地域沒有距離是一種情感的信賴與精神的承傳家使我們即使相距很遠心卻仍是很近!

 

 

Share Button

不滿聲中的反思

Share Button

       

        科技發展改變了生活,其中重要的一項是──改變了學生溫習的模式,他們努力的形式再不是懸梁刺股,而是"facebook訴苦",羊豬是親民派的老師,每到考試前必定要去給他們加油打氣,然後每到考中文的那天,定會吹著最強"怨氣"──累人累物陶淵明,害人害己范仲淹,瘋人瘋語柳宗元……彷彿那批古人加害了他們祖宗十八代的樣子,最要害的還是"上語文課生不如死"、"學語文等於學垃圾"……我明白,當中很多晦氣話只為平衡心理,但我會反思"學那些東西真的有意義嗎?成績好的同學語文能力真的較強嗎?"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大概也很難回答自己!因為對於教材,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質疑教材等於自取滅亡,但又無法給自己充份的申訴理據。

        今天,我由當局者變成旁觀者,終於可以承認──是制度出了問題。不是說不學古文,但有必要學那樣艱深的文章?字詞有必要學得那樣透徹嗎?不是說不教語文知識,但有必要做那樣多公式化,無從解釋的題型嗎?不是說不強記,但一定要死記那樣多硬知識嗎?當我們在網上按一下搜尋器,便可以找到答案,甚至一本袋裝大小的電子書,就可以容納幾十萬本《詞源》的時候,我們還堅持記那些古老十八代的東西做什麼?我們應該堅持語言運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吧!那一年,我在會議上力爭屬於學習態度的5分,有老師提出"有些人比較害羞,不擅表達而已,他們不答問題,就得失分,很不公平!",我質疑"語文不學表達能力學什麼?連話都說不好的,語文就應份高分嗎?每次考試或測驗,默書可以佔10分以上,對記憶力不強的人來說又公平嗎?";我參加教學設計比賽,由最初的優異獎跌到不入圍,不入圍的主因是"認為錯字是小六的學習素材;認為金庸小說不應作為正規教材……"我質疑"什麼叫有意義的素材?高一的學生仍然錯字連篇,卻因為那是小六的內容而不可作為素材;閱讀的篇章就只能用於閱讀,不是教科書的範文就是沒有意義的素材……"我每次設計的格式都是相同的,都是以優異獎那份作範本,然後換湯不換藥地把內容加進去,而我不能入選的主因是──我走得越來越遠,遠得開始偏離了正統的學習內容。其實我也不會介意獎項,反正那些東西不是純為參賽而做的,我只是反思──所謂正統的那些東西真的如此有意義嗎?

       想起教中文的年月,腦海裏就會浮現這兩幕。有一年,我教著全級最出色的理科班,因為大家對中文興趣不大,又忙著他務,很少人投入課堂,我於是生氣地在人前投訴,大家的反應很冷淡,甚至有人表示"合格就行,誰中學的時候愛上語文課的!",我只得無奈地接受現實,反省自己;接著的一年,我教著全級最差的理科班,由於他們理科基礎不好,老師們便天天投訴,有一回,我安慰大家"不要這樣子,他們數理基礎差一點而已,人是很好學的,上語文課的時候,個個都很投入,額外的功課也爭著交,而且語文成績很好啦……"話音未落,某老師立刻說"語文好有什麼用?叫他們讀語文班吧!那班人簡直是不知所謂!"然後其他人爭相附和,那一刻,我覺得很可怕,十隻手指有長短,語文不好的可以理所當然,數理差點便呼天搶地.不用科學調查也可以得知,即使是一群理科班的孩子,將來應用語文的機會還是比數理高的(因為最後投身數理行業的人比例上較少),而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把語言學習放在基礎教育首位的,當大家都沾沾自喜自己的數理學習內容已經是大學三年級的水平的時候,我質疑"每個人都要在大學修讀那個科目的嗎?為什麼不到大學三年級再學那個知識?為什麼基礎教育不去打好真正的基礎?"無奈的是人家一句話已經把你的理論打垮"國文科學的、背的將來能用多少?既然大家都學沒用的東西,能讀好數理科的至少比較聰明!"我心裏雖然不滿,但卻無從否認,因為讀中學的時候,自己也不愛上中文課,曾經學過和背過的東西也全然忘掉.這是什麼問題?歸根結底,是教學制度的問題,老師跟隨學校的指引,學校跟隨考試制度……一個惡性循環後,只有承認"學國文的學生很悲哀,教國文的老師更悲哀!"

       我千方百計讓孩子逃出主流學制,不是認為母語的學習不重要,而是覺得傳統學校母語的學習沒成效.回想讀書時期,遇過幾個有啟發的語文老師呢?只有兩個,一個在小四,一個在高三,但其實他們的作用不算很大,由於我不擅記憶,語文成績一直不算很好,而我中文能力強,全是母親的功勞,她教過我什麼呢?其實沒有!她只是從小培養我閱讀習慣,以及經常大刀寬斧地給我修改作文,其他的就靠我自己日常的實踐和鍛鍊了.如何可以讓母語的學習更具效果?不需要學習艱深的課文,背誦大量的硬知識,而是實踐和磨練的機會.有天朋友和我理論"從來沒有教學研究證明小班教學更有效果!",個人以為"那根本就無需證明,五十幾人的班如何實作?個人表達的機會肯定不足,還有寫作?你以為中文老師是超人嗎?需要教三班,每班50多人,什麼課外活動都得參與,還有每段連考試6篇大小作文怎麼改?要不老師累死,要不教得粗糙極.其實增加教學成效(我指的成效不是擁有多少好學生,而是能把多少學生教好),首先須評量班級人數和教師的工作量,因為這樣才有條件追求教學的精細度."多而不精"是傳統教學的問題癥結。

        如果有機會親自教育小孩,我會緊記這點,也希望傳統學制有天能作出反省.在客觀環境不許可的情況下,希望埋怨的孩子們要多體諒中文老師的處境──給吃力不討好,努力在教學制度中掙扎求存的老師們加油!

       

Share Button

期待"中獎"的心情

Share Button

題記:

         答應了會長,明天要完成第六次作業演講,但寫什麼好呢?這個星期,一直心緒不寧,腦海裏除了這個主題,仿佛沒有別的東西……     

        "3511232831"特別號碼……"6",中了嗎?我沒中!你呢?大家明明知道不會中獎,都想去買機會;大家明明知道中了也不可能改變命運,都會一廂情願,無論是頭獎、二獎、三獎……都是充滿期待.羊豬中獎運一般,所以少買彩票.但這個星期卻準備投入大量金錢去做這個玩意.

        迎接3月到來之時,我便四處打聽彩票的種類和購買方法,彩票的價錢由坊間名氣而定,聲譽不好的,無論中獎率多高都沒人買;聲譽好的則無論價錢多貴,中獎率多低,"大排長龍",遇到限量入場的,千方百計找人幫助,也不過是想拿個入場抽獎資格.政府法定31 日是彩票發行日,但供應商早已籌謀,抽獎者卻仍誠惶誠恐手中的數張彩票無法抽上.31日早上9:00,我老媽9:00登錄某公司網站下載獎券表格;31日下午,我千辛萬苦拿著$350澳門幣下注,看著離我而去的鈔票,彷彿被拋進大海,一去不回……

        大家知道我買的是什麼彩票嗎?……那就是幼稚園入學申請表呀!考入的機會比中獎還少!彩票可以不買,但幼稚園不能不報!很少人會因為不中獎痛哭,但我卻曾見證幾個父母在名校的報告板前流淚;很少人會因為不中獎而和配偶不和,我卻曾目睹一對夫婦為女兒面試表現不佳而吵架;很少人會因為不中獎而發難,但卻有人為了考不上學校賴死不走、失聲控訴”後悔當了三代校友”.好像沒聽過有人會因為不中獎而輕生,但早陣子,鄰埠的傻母親卻因為女兒沒考入理想學校而斷送一生……

        中獎何價?讀什麼學校真的可以讓學生贏在起跑線嗎?肯定不會!當了十多年教師,閱學生無數,可以肯定地說"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學生成才沒有必然關係",但我們還是很想考入心儀的學校,大概只是基於"想得獎"的心態,無論幾千元的大獎還是幾十元的小獎,反正能中就高興、能中就代表幸運!有人會說,這是制度的問題,如果分區派位,不讓家長選擇,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還是解決不了,因為有這種制度的地區的人們還是千方百計搬到名校附近或是租借地址登記派位!我想歸根究底,那是心態的問題.別誤會,我不是要斥責別人,因為我自己也是千方百計去報考心儀學校的人!只是想告訴自己要輕輕鬆鬆地面對結果.抽不中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沒抽上也不代表不幸!

        其實我也有自己的教育追求,我不要孩子成龍成鳳,只想他們可以隨意而行,或急或緩,或遠或近,只要走得光明磊落就行;我希望我的孩子學習是為了興趣和生活,而不是天天誠惶誠恐地在分數線邊緣掙扎,把時間花在一生都不會用上,考完試便會忘記的硬知識上;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隨意在課堂內發表感受,並勇於質疑老師”我不同意你的假設!,而不是混在大群鴨子中,等待餵食的小乖乖;我希望我的孩子衣著合宜是因為學會審美,而不是維護某些沒有實質意義的規條,花時間去認識頭髮和襪子的長度、穿那件校服讓整體看起來更好;我希望我的孩子學會尊重和愛護不同種族的人群,即使那些種族的社會地位比較低微,而不是崇尚愛校愛澳愛國的狹隘觀念……

        我也有心儀的學校,可惜那些種類的彩票太少了,有些買不起,有些怕人家看不起!我其實很堅持自己的信念,寧願選擇名聲下三流的平民國際學校,與菲律賓孩子為伍,也不回到主流學制,可是最後還是放棄初衷,那並不是因為我不相信自己,而是覺得承擔不起,因為那不是我的人生,那是孩子的人生,而兒子的人生絕不是屬於他母親.如果有天他覺得主流學校不好,我可以說"社會生態就是這樣子,主流學校就是這樣子的!又不是我當媽媽的錯!",但如果我選了自己的喜好,我怕孩子有天會埋怨我"為什麼媽媽要我們去讀一所別人看不起的學校!"

         由我放棄初衷,不介意報讀傳統學校那天起,我舒了口氣,我知道抽中哪個傳統學校分別不會太大!但我還是期等一線生機,這個星期六,羊羊會去唯一報讀的國際學校面試,我暗暗盤算著當中的機率──會不會哭鬧?會不會講話?會不會分享?會不會微笑?會不會給人好印象?……像是猜測六合彩號碼那樣,我質疑,二歲孩子一刻"撞彩"的表現是不是他的全部?如果那只是命數,這樣的面試到底有什麼意義?現實歸現實,名額有限,學校總得有個了結,就像新年晚會的獎品不可能人人有份那樣,大家都需要一個抽獎儀式,因為中了就是高興、中了代表幸運!作為一個庸俗的媽媽,我希望幸運,也希望中獎,希望大家能夠祝福我!

 

Share Button

豬BLOG新氣象:知足知不足──給自己的新年勉勵

Share Button

       

       找了很久很久,才找到這個合意的版面.一個人的衣著反映心境,故豬BLOG的衣裝也反映主人的氣息.圖中的人兒垂釣自娛,正好就是羊豬現況的寫照.新工作各方面都好,就是有點冷清,除了開會的日子,我天天幾乎是"見字多見人少"的,但這樣的生活卻沒有想像中的苦悶,每天閱讀、寫作的感覺很充實,日子過得很快,好像年假過後第二天上班便是星期五,剛收拾心情回復正常作息,又放假了,離開辦工室的時候,竟然有點失落呢!我彷彿愛上一個人垂釣的感覺,"釣勝於魚"是羊豬追求的境界,不過羊豬今天"仔細、老公嫩",還得努力釣魚,HEHE……

        錯過了PC新大樓的落成儀式,幸運地趕上了IPM新大樓落成的日子,只是兩學校的氣息相距太遠了,一所是萬人仰望的名校,一所是掙扎求進的院校.當天在PC目睹領導們辛勤守業,今天在IPM見證領導們艱苦創業,到底守業難還是創業難?我可以告訴大家──一樣難!不同的境況,敬業樂業的人同樣令人敬佩.

        每次和PC的孩子談起IPM,他們會難掩不屑之色"哦!唯一有3+1課程個間野呀?"但他們卻不知道,大家都看不起的"3+1"院校卻有著不為人道的辛酸史.由於我的工作需要了解學院的發展和辦學理念,春節假期前,我便隨高層們去各部們、各分校拜年,我才發覺,自己的確位處"高層"(綜合樓最高的一層),相比起藝校的老師和我最初的心頭好"科研暨出版處"的同事,是優越太多了.每到一處,院長都會和同事們回憶當年,由"連一個固定的校址都沒有"到"接收利宵中學舊社──一所沒人要的漏水樓"到"建成體育館和新大樓",院長用過一個有趣的比喻"賣雞蛋賺回來的!",大概想告訴大家,求發展不一定靠大事業,他天天掛在口邊的是"大學可以不升,學校不能停步!"然後比劃著上中下發展計劃,最後來個輕輕鬆鬆的結論──只要有計劃,不會沒辦法!"彷彿前路毫不費力的樣子.後來我在圖書館的角落看到一幅字畫,書法家林近先生用他雄渾的筆法寫了"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十個大字,前五個字讓我感觸良多,故拍下留念."知足知不足……"我在心裏默念著這幾個字,忽然頓悟眼前人從容自信的原因.

        "知足"使人和樂,"知不足"促人進取,如何在當中取得平衡至為關鍵.個人領悟是,對不能把握的客觀環境,要知足;對個人修為,要知不足.很多人往往把視線停留在客觀環境的不足中,然後怨天尤人,卻忽略了自身的不足,忘記了努力自強的重要性,社會中的80後、90後便面對這種心理困境,我質疑他們對社會的憤恨,到底能不能給生命帶來曙光?老爸的成長故事──做個適者生存,活得出色的黑四類之後,給我的提示是,社會永遠不是你幸福的依歸,國家、民族、政治只是虛幻的玫瑰,美麗但不切實際.

        對於目前,我是"知足",從小到大,我不曾如此幸運過;但對於自己的能力,我"知不足",當大家問我新工作的情況,我總是說"環境和人事還好,至於工作有沒有做好,就是我自己的責任!".我比較喜歡創業的感覺──肯博、願捱、敢輸,這十幾年工作生涯,我沒有做過什麼大事業,但一直"肯博、願捱",我慶幸自己不怕輸,也輸得起!過去半年,收過好些學生的信件,大家都在談失意的問題,我知道,他們寫信來,是想得到安慰,而我卻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的缺點是"好勝怕輸",當別人拍拍身上的塵土,爬起來整裝前行之時,你還在介意自己跌倒的姿勢,介意失去的名聲,介意技不如人……既然我們無法要求別人,無法改變現實,你想憤怒到什麼時候?追悔到什麼時候?沮喪到什麼時候?我不會想這些,只想著如何改善自身的"不足",因為前面的路還很漫長!

        "知足知不足"這是羊豬給自己的虎年勉勵,也特此送給"失意"的孩子們!

Share Button

人生最大的福氣──從喜慶中忌諱的一個"字"談起

Share Button

題記:

       春節前後都很忙,故久沒新作!今天"開工大吉",暫時沒有新工作,羊豬只想四處瀏覽,實在也不想動筆,礙於答應了今天晚上做第五次作業演講,故不動不動還須動.這次演講的訓練重點是"抑揚頓挫",一直都沒有頭緒,但不知為什麼,這幾天就只想到這個"字",新春興旺,大吉利是,希望大家看的時候是百無禁忌啦!

       新春在即,我們可以跟朋友說很多恭賀之詞,唯獨有一個字是聞者色變的,大家猜哪是什麼 "字"呢?在沒有解開謎題之前,先來跟大家分享魯迅先生筆下的一個小故事:

       話說一家人生了一個男孩,闔家高興透頂,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大家看,自然想得到一些好兆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於是,他收回幾句恭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於是,他得到一番感謝;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死的!"……大家猜他得到了什麼?他得到了大家合力的痛打……說要死的必然,說做官、發財的許謊,但說謊竟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

         大家覺得,這是不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呢?這除了顯示了中國傳統中"忌諱"的習俗外,歸根結底,是我們對於一個字的恐懼吧,是哪個字呢?對!那就是"死". "死"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是可怕的,因此它跟"不吉利"劃上了等號.

         這個春節,我們一家人回廣州度歲,入住的酒店天天播放著一種傳統音樂"didadida……程程噌噌"我覺得很不吉利,便向妹妹抱怨"這酒店天天在播送殯的音樂,真是大吉利是!"妹妹不解"是嗎?那是滿月和婚嫁的音樂吧?!"你們猜,那是什麼音樂呢?當然是喜事的!但令人驚訝的是,其實兩者用的音樂,幾乎相同的!妹妹男朋友的家族是經營白事的,她告訴我"其實白事和喜事的形式基乎是一模一樣的!"大家想想看,紅白二事都要悉心辦理,都有場地佈置,都有親友到訪,都有金錢相贈,都有拜謝儀式,都備酒酌答謝,主角都有盛妝打扮……"為什麼兩者如此相似?說到底,不就是因為那都是人生重要的儀式嘛!怪不得很多地方政府都設有"出生,結婚及死亡登記局"三合一的機構,"生固可喜,死亦毋懼",我覺得只要有好的人生觀,"死"這個字,便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了!

       "人生不在乎長短,只在乎有沒有意義"香港第一中鋒尹志強懷著世人的敬意和愛人的呵護走完了短短53年的光輝人生,相比寒風中踏上歸途的百歲老人要幸福多了!說到這時,我想起了"麥兜故事"中的睡前小故事,麥太對兒子說:

       "從前,有一個公主,她很美麗,最後,她死了!"

       "從前,有一口肥豬,牠很肥,最後,牠死了!"

        "從前,有一個科學家,他很勁,最後,他死了!"

       ……

       翻開報紙,我們會發現世上每分每秒都有離奇死亡的新聞,有吃飯鯁死,有人被圍巾勒死,有被跳樓的人壓死……既然生死有命,我們怕什麼呢?我想人生最大的福氣不是"長生不死",而是"死而無憾"吧!希望在座的各人都百無禁忌,從此愛惜生命,力求"死而無憾"!

Share Button

一篇喜歡的舊作:羊豬"光輝的體育發展史"

Share Button

題記:

         明天就要做第四次作業演講了,這次練習的重點是肢體語言,羊豬想了一星期也找不到合適的講題,腦袋裏就只想到這篇很有動感的舊作,因為時間關係,修剪了一些,但還是不失原味.雖然很多學生都聽過這些故事,甚至曾經送給"愛的小烏龜"當禮物了,但這樣有趣的情節,值得一看再看嘛,是不是!(一定要說是呀,hoho!)特別送給和羊豬老師去"踩單車"的PT學生,順道在此說聲 "多謝師父!"

光輝的體育發展史

 

        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我是中國人,自然也不是病夫。不說不知,我活了三十多年人,最光輝的紀錄便是我體育發展史。以前,我差不多每年都和學生分享,反應奇佳,今天決定加開一場,在座各位可真是有福啦!

        香港樂壇過去有四大天王,我也不弱,有四大紀錄:

紀錄一, “永不”磨滅的印記:

       大家有沒有玩過推鉛球運動?此運動不難,只要拿著球放在肩上,身體微彎,然後一推……老師對我們要求不高,只要輕輕發力,球掉在沙池內約半米的地方便合格,於是我滿懷信心,出盡奶力往前一推──一個超難度動作便完成了,鉛球正好落在沙池邊緣,地面被撞裂了,並附送一塊 "水泥”獎牌,老師看了淚笑不得”嘩!破紀錄了”,幸運學校沒有要求賠償,而這項紀錄則永遠與母校的記憶並存。

紀錄二,自創游泳新招式.

       澳門有所謂名校,但在廣州,名校可真是多不勝數,為了更有賣點,他們會有自己的專項,而我讀的則是學校市重點游泳學校,體育課的重點自然是游泳訓練。兩個月後,班中多數同學已學會一種泳式,我只讀了半年,離開的時候卻只學會”浮冬瓜”.來澳以後,人生路不熟,家裏又沒有閒錢讓我參加課外活動,每星期唯一的活動就是去游泳,我到了泳池,又沒人教,只好模仿別人的泳式,由不會吸氣、不會移動,到會吸氣並蟻速蠕動,感覺相當成功,竟然膽粗粗地到深水界練習,有一回,救生員氣急敗壞地走過來問”小妺妹,你游的是什麼招式?唔識吧?“對呀!是”唔式!!”為了證明我的 “唔式”不會遇溺,我堅持在深水界游了半年,結果成了 “唔式”高手一直沒有溺斃,但仍保留有“蟻速蠕動”的精髓.

紀錄三,漫長的單車之旅.

       現在的孩子覺得有車一族 “超型”,在我們的那一代卻覺得會踏自行車 “超勁”,表哥十歲便能站著踏成人單車過海珠橋,他因此成了我的第一個偶像.每年暑假,我總是嚷著要他教我,可是一直沒學會……十年後,我拍拖了,學習對象換成了男朋友,在第一個情人節,我說要去 “踩單車”,結果可想而知……有一個相熟的朋友不久致電我 “喂!上次見你和男朋友踏單車,你還能載人呢,超勁!” 我沒好氣地道 “我踏單車是超勁的,因為後面沒有人幫我平衡就會摔倒!.過了甜蜜的 “保鮮期”,我又提議去踏單車,他卻技巧地說”其實女孩子不會踏單車比較可愛!”……時光飛逝,我雖然仍不會踏單車,卻已是別人的老師了.有一回學生們邀請我到乙水仔踏單車,為了不掃興,我沒有把不會踏單車的事實相告,每一次他們出發到某地,我便說 “你們先走,我隨後就來!”每一次他們回來,我便推說因為單車不好,所以沒趕上,而每一次總有一位好心人把相傳最好的單車留給我……如是再三,我竟然以自己的方式學會了!結束了歷時十多年的單車學習之旅.

紀錄四,不一樣的獎牌.

      雖然我手腦不協調,但在母校 “願者上釣”的賽規下,倒也拿過兩面獎牌,一面是跑八百的銅牌,參賽者三人;一面是高三時的400米接力銅牌,你們猜有幾隊呀?三隊,不是!足有五隊那麼多!豬就在最光輝的一刻急流勇退,在藍天、白雲、爛草地、並混著狗糞味的空氣中,結束了自己的體育生涯.

        大家覺得光輝嗎?值得來點掌聲嗎?…..謝謝!我非常珍視自己 “體育發展史”, 因為我不再以自己體育細胞等於零而恥的那天起, 我找回了迷失的自己, 也認清了人生的方向人不一定得要擅長任何東西, 只要相信自己能夠克服弱點, 便能突破並超越自己, 那正是體育精神之所在。最後,我要告訴大家不要害怕自己走得慢,因為只要不停下腳步,你還是可以走得很遠很遠!

Share Button

給澳門80後的留言

Share Button

題記:

        每天回到公司,我必定先檢查私人郵箱,然後到facebook走走,感受一下生活氣息才開始辦工(因為我工作的環境和性質都很個人,除了偶有同事搭訕,一天下來可以不和任何人交流)。今早打開facebook,收到本澳年青人雜誌在facebook內的互動調查 我想對澳門的『80後』說什麽?一時興起,便寫幾句。怎料職業病又發作,由幾句,變成幾十句;由一段,寫成幾段,上載的時候顯示 字數太多,結果我是分了三段才完工。反正寫了,不妨放在blog內作個留念,也希望我80後和90後的學生路過,可以一起思考,共同探討。

        近日,鄰埠"運動"頻繁,由於內容極具思考性和趣味性,故在facebook內便出現很多時事引文,作為辯論發燒友,發表高見自然是我的興趣,但在一片群情洶湧,高舉民主萬歲的聲援中,我的豬見便很不高明,不高明歸不高明,高明本來就不是我的人生追求,所以我還是自得其樂。昨天為了 起義一詞的濫用發了帖子,留言結果是 大家都在看熱鬧的較多,而我自己也不諱言是抱著隔岸觀火心態,不過想到最後,還是覺得有些東西是應該探討和反思,特別對於眼光相對較香港人窄的澳門下一代,影響更為深遠,故以下的留言,不多不少也特別談及這些方面。

        最後,我得重申,我意見保守不代表我不支持民主,不支持發聲,我只是強調理性。朋友問我如果不抗爭,教學生研習時事,學習辯論做什麼?我的回答是 教他們理性思考!抗爭只是爭取的其中一種形式,如果學了的人必須抗爭到底,必須為求達到自己的主張而不擇手段,不衡量輕重,不分辨是非。那就是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那我們和某些專制教育是沒有分別!

 

        處於澳門轉變期的一代,80後比前代人見識多、吃苦少,一下子來到金光閃閃的社會,心理上難以適應。作為70後,我想對80後說:

        不必太介意外間的評價,從社會學研究的角度,每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有其優缺點,比較只作參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只要不標籤自己,人家是無法標籤你,40506070後能做的事,能捱過的苦,你都可以捱過。前代人說你們不是,是善意教育,不是惡意中傷,不要互相仇視。前代人一樣會有後代,沒有人會想自己的後代變得不才,批評雖不中聽,但有時很有用。愚蠢的人會因批評而發怒,聰明的人會從批評中學習,你們要做聰明的年輕人!

        你們處於很有理想和主張的年代,但凡事都應講求理性,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訴求,你們眼中看到的不會是全部,你們可以説出主張,但要尊重社會最基本的法治精神,雖然社會還千瘡百孔,你需要窮一生去改變。不要以為用個人的流血和犧牲企圖改變社會是很偉大,試想社會人人都為自己的主張失去理性,不惜犧牲:80後可以圍剿宮員,40後可以禁固孩兒,70後可以隨意罷工,社會會混亂成什麼樣子?不要以為年輕就有妄動的特權,凡事冷靜,要以相同的標準審視自己和別人,建立平等和諧的關係!

       要平等地看待他人,首先要做到的是 “不要以為有學歷就高人一等”,學習會讓你更有修養和見識,但歸根究底,人是否有作為是 “天時、地利、人和”的總和,前代人和你們一樣,受著際遇的限制,如果你們一直抱著 “我有學識無作為,是社會的錯”,你是註定失敗。從社會角度,爭取權益是需要的,我們要不平則鳴。從個人角度,“社會、家人、朋友、上司”都沒有義務給你什麼,努力自強是最重要,不要整天愁眉苦臉,自怨自艾,要努力尋找生活美的一面。

最後,給大家送張圖片:80後,80後,不要逆來順受!不滿的時候,要先易地感受!

Share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