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記小人過

由美子什麼時候開始失去兒子?當翔第一次希望像一個成年人,好好跟母親談談開始……當孩子終於鼓足勇氣,向父母露出柔軟的疼痛與脆弱的傷口,他們期待的不是被嘲諷、被教育,而是被理解、被認可。這方面,太多家長輸在過分認真、三觀太正上。

    【摘自:〈台灣家長就是輸在 “太認真”,真正成功的父母是:孩子到了十八歲,還願意跟你好好說話〉,我是艾小羊,風傳媒,二○二○年三月十六日】

“他自從上高中後,人就變了,那天他竟然叫我死開!是他說的,我以後就不理他了!”朋友崩潰道。

以上個案大概只是九牛一毛。家長訪談中,再大逆不道的詛咒也有,家長大都覺得“傷透心”,但“以後不理他”恐怕只是氣話。溝通吧!然而,溝通也未必盡如人意,以下是本人親身經歷:

我請兒子幫忙做件小事,但他一拖就半年。有一次,我終於發火了:“就不能先停下來幫忙嗎?難道朋友真比家人重要?”我想像他會一如既往地哄哄我,答應晚一點做,怎知他卻直言:“朋友當然比家人重要,因為朋友是自己選的,家人卻不能選擇!你生我下來,有問我願意不?”我無法想像從小溫厚的孩子竟說出如此冷血的話來。“對呀!你沒選擇權,難道我有?你成為我兒子,有問過我願不願意?所以我現在可以和朋友去玩不照顧你?可以為追求理想不養你?”我反問他,但沒有為此爭論。

都快成年了,要理解的總會理解,不理解的爭論也沒用,說教更是適得其反。“媽死了,兒子也不好過!”;“你死開”;“不理你”,都只是氣上心頭時說的話吧。大人不記小人過,特別是面對身形高大,腦袋稚嫩的人兒,着實不用太認真呢。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11/25/content_1636965.htm

青少年的“不知道”

延伸閱讀:掃QR code,收聽羊豬老師《非暴力溝通》閱讀懶人包。

曾幾何時口若懸河的小不點長大了,開始不健談,回家總愛躲起來,面對不喜歡的話題,最喜歡用的口頭禪是:“我不知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口才很好的家長如我,以為自己有能力招架一切,卻擋不住青少年的一句“我不知道”,因為無從了解,便無法指導,一如不肯說出症狀的病人,是不能對症下藥的。

“有時候,孩子的不知道不是真的不知道,他們只是不想相告,這時候,我們是時候反省自己的溝通方法了!”從事多年青少年輔導工作的趙崇堅說。

於是,我反思平日和兒子的溝通模式——言詞有禮、態度隨和、想法開明。不是嗎?“也是!但你比較像老師,不像媽媽。其實你說的,難道我自己就不知道?”兒子竟然給我這樣的回應,像辯論場上勢均力敵的對手,這時候我不禁想起曉敏老師的話“有時候孩子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父母知道,我們為人父母的,什麼都要知道嗎?”老師說得很對,我們為人父母的不需要什麼都知道,我們需要知道“孩子長大了,他們知道怎樣去解決自己的問題。”父母不需要事事掛在口邊,可以通過平日細緻的觀察,了解孩子的行為、作息、情緒等,去判斷孩子是否需要支援,平日相處多說笑,少說教,適時提點就好。

“不可以不知道嗎?青少年處於迷惘期,有時候可能真的是不知道,我們可以發掘更深層次的內容,幫助他們了解,例如說: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他答不知道,可以再問他為什麼不知道?會不會是未想好?會不會是家長給他一些思考的選項,引導他了解自己和父母的需求。”資深社工盧子健建議。

說的也是,人生尚有很多事情,作為父母的我們也“不知道”,只要知道了解是基於關心,關心是為了支持和幫忙就好。

一句“我不知道”原來可以包含很多不同的情態和心理變化,家長需要擁有良好的教育智慧。筆者認為非暴力溝通有助化解僵局:多觀察、不評論;包容多元價值,不樹立權威;不以強制和懲罰的方式操控別人等,有助與叛逆期的青少年建立良好關係。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11/01/content_1631713.htm

讓孩子輕裝上陣

你是否曾感到勞累過度卻沒有發揮所能?你是否發現自己只擅長做瑣碎小事?你是否感到自己總是忙忙碌碌卻效率低下?你是否覺得自己的時間總是被別人的安排打亂?

    如果上述任何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需要借助精要的力量。

    【摘自:《精要主義》,格雷戈 · 麥吉沃恩著,邵信芳譯,浙江人民出版社,二○一六年四月】

“可不可以不再加油?”是很多抑鬱症少年的心聲,因為“生活富足,有書可讀”,看起來非常幸福的一代,需要比前人承受更多的期望和壓力。家長天天鑽研育兒之道,原以為贏在起跑線,結果卻壓得孩子無法跑到終點。

“不要望子成龍”是我為人母後給自己的提醒,然而,原來沒有望子成龍,不代表兒子不想成龍,因為在功利社會中,無可避免地面對競爭,如何能夠輕鬆衝過終點?大概不能單靠努力。勤勞的確是美德,但在信息爆炸、觀點倍增、選擇繁多的今天,我們更需要有智慧的生活態度:首先要留出時間和空間思考,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接着以“遊戲的心態”闖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快樂地提升創造力和工作效率;最後是給自己充分的休息,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在育兒路上,家長也要學會取捨:如果孩子不想以音樂謀生,何必堅持考取證照?如果孩子不擅長某技能,何必天天高強度操練?如果孩子非十項全能,何必要求他們科科高分?以“精要主義”的理念管理生活——思考更少,但更有用;追求少,易於自律。讓孩子輕裝上陣,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用於他們認為最有價值的事情上,才能輕鬆愉快前行,在自己的優勢上取得一技之長。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10/14/content_1627645.htm

早春的雨露須及時

父母和老師角色分工要清晰,彼此有交集,不重疊,不互相取代,千萬不要“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兩性教育的原則可歸納為:一、多觀察,少定論;二、多引導,少訓誡;三、多預防,少懲罰;四、多學習,少想像;五、多間接,少直接。

    【摘自:《青春期密碼——GSG青春期整體教育方案》,劉正榮,灕江出版社,二○一七年六月】

一般十二歲以上的青少年已經具備生育條件,然而華人社會普遍還是談性色變,給青少年看的文學作品不可以談情說性,就連性教育課也只停留在一些知識性的學習。師長不主動提及,青少年仍然能夠透過媒體接觸到非常開放的性資訊,因此造成了青少年兩性教育上的斷層。

引文一書中提到兩性教育應該從十歲前就開始,因為青少年比較容易受同輩影響,所以影響兩性教育的主要場域是學校,但家庭仍是最後的防線。在兩性教育中,家長需要和孩子成為朋友,不迴避性問題,主動了解孩子的喜好,努力成為信息的收集者,才可以在出現危機和困惑的時候,擔當消防滅火者、調解勸導者、困難幫扶者。家長的任務不是防範孩子早戀,而是趁機協助他們建立良好的戀愛觀,引導孩子和異性正常交往——着重關心和了解,不大驚小怪,不主觀推測,不當面責備,不放任不管,不硬性禁止。在面對自慰、戀物等千奇百怪的性問題時,應該持開放態度,引導孩子感情轉移,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以導向適性發展。此外,家長還需掌握正確的陪伴方法和策略,例如:尊重孩子的個人隱私,開通情感抒發渠道,適度給予外形裝扮、參與活動等融入社群的物質支援。

哪個少年不懷春?性與愛的教育須及時,一如早春的雨露之於萬物的成長。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10/07/content_1626173.htm

尋人記:那些年曾經叛逆的少年

“香港中五男生向平機會投訴:學校不允許男同學留長髮的做法涉違反《性別歧視條例》。投訴獲接納,並將安排調停。”

 

以上新聞喚起了我的回憶:那些年,初為人師的我就因為儀容問題經常和處於青春期的初中學生起衝突。“愛美沒有錯!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規!”盡忠職守的“乖老師”,最後讓學生嘗到了苦果——記過太多被學校勸退!知道結果的那一刻,我是難過的:一個成績不差,寫得一手好文章的美少女,穿穿短裙、化個淡妝、留個長髮又如何?我為自己無力回天感到內疚,並為學生寫了千字懺悔文。不久又來了一個美少年,因為有了經驗,在家長同心協力的勸說下,孩子逃過了勸退的厄運。

一如所料,孩子仍是優秀的,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領域闖出了一片天。因為近日在做青少年研究,我舊事重提,詢問他們對新聞事件的感受,意外的是,兩位當事人均不支持這位男生,認為他的堅持只是基於青春期的叛逆,而且一致認為回看自己當年堅持的形象一點不美。會覺得學校的做法過分嗎?後來去了美國讀書的女生說“當時好嬲”,留在澳門發展的男生說“理解學校,特別是出來社會工作以後知道很多規則不一定是自己可控的——妥協是一種藝術!”問到有沒有後悔,女生說沒有後悔,反正父母也只是打罵她,而她違反規則的目的某程度只是為了反抗——“我同佢哋現在關係都唔好!”男生說,理解自己少年輕狂,但提到媽媽為了遊說他剪頭髮,把儲了多年的長髮剪掉寄給他——收到嗰時覺得好煩,但現在看來非常感動,為自己“咁曳”而內疚。母子感情一直很好,後來他還協助媽媽教弟弟“唔好嬲!佢而家唔明唔緊要,佢大啲就明嘅啦”!結果青春期放棄學業的弟弟,成年後重拾課本,三十歲那年取得了碩士學位。

在美少年的分享中,我們看到了青春期叛逆行為的本質——需要建立自我。在不同父母的處理方法和結果中,喚起了我閱讀《覺醒父母》一書的片段:教育的成果需要耐心栽培和等待,其先決條件就是教育者自身的成長和覺悟。

羊豬老師

青少年的避風港和發射台

被看見且被接受“你是誰”,讓你對自己感覺良好,也有益於給你一個有韌性的心智。你的家庭堡壘,堅固如安全的避風港;你的家庭堡壘,像是固若金湯的發射台。你由此出發,探索這個世界。

    【摘自:《青春,一場腦內旋風》,作者:丹尼爾 · 席格,譯者:顧景怡,日月文化出版,二○一五年六月】

“還可以為你做什麼呢?”對漸行漸遠的孩子,我經常問自己。“什麼也不必再做。”也許放手是唯一的選擇。然而,書中卻提醒我們“青少年身體猶如成人,但內心卻仍然脆弱”。他們很需要家長的支持,只是支持的方式由提供協助和建議,變成給予精神上的安全感,作者比喻為避風港和發射台。

避風港除了為航行中的船隻提供一個可供休息和停泊的地方,還可以為泊岸的船隻補充足夠的能量,為再一次的啟航做好準備,像給予良好的教育機會、充裕的物質基礎、足夠的心靈滋養。而發射台則主要是彼此的信任,當孩子相信父母是可靠的,他們才願意相信父母的經驗,讓自己騎在父母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當父母相信孩子有足夠的力量飛行,願意為他們建起一個具有強大信任基礎的發射台,孩子才會得到加倍的動力,無後顧之憂地向上衝刺。放手,可以是自生自滅,避風港和發射台則給予了接納、休息、補給、推動等功能。當孩子在父母的支援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探索和開拓才得以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對於即將自立的青少年,他們需要的不再是“我管你”、“我教你”和“我幫你”,而是“我撐你”。能撐多久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強大,自助助人,把過去照顧和管教的精力用於自我提升,成為更好的自己,將是這個育兒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9/02/content_1618763.htm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青春期

了解青少年腦內這些可以理解與遺傳的根本改變,能幫助大人支持青少年抵抗成人的慣性,開拓新的可能性。鼓勵青少年反省價值觀與直覺,而不光是壓抑衝動。

【摘自:《青春,一場腦內旋風》,作者:丹尼爾、席格,譯者:顧景怡,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六月】

無可否認,青春是美好的,然而書中指出,很多受訪師長描述青春期的關鍵詞,竟然是“疏離、瘋狂、困惑、混亂、孤單、驚恐、放縱、失控、迷失、尋找與害怕”。曾經可歌可泣、如夢似幻的青春期,到了我們孩子那一代人,就變得如此不堪嗎?非也,只是我們的視點不同了。

由於生活環境的差異,不同年代的青年有不同的訴求,但萬變不離其宗,書中從腦科學角度進行分析,把青少年行為和思想歸納為:求新求變、重視對外社交、情緒高漲、創新探索等四方面。從文字看來,這些特點都是正面的,怎樣會形成師長們的負面印象呢?大概是因為“求新求變”可以很莽撞;“重視對外社交”則開始冷落父母;“情緒高漲”容易“瘋狂、放縱、失控”;“創新探索”的冒險,可致“困惑、混亂、迷失”。

哪個少年不輕狂?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是師長們成熟了,慢慢忘了青澀的美好。如何讓孩子由地獄回到天堂?成年人除了換位思考,更重要的是正向引導,利用青少年特質作為發展的機遇,例如:容許因獨立自主而造成的小犯錯;啟動重大發展,感恩失敗經驗;容許發揮衝動,導向正面冒險等。青少年的確是“有毛有翼就能飛!”(雖然結果未必如意)——當懲罰和禁止失效,如何飛?飛哪兒?有何風險?如何避險?如何療傷?如何傷後展翅才是我們作為導航者應給予的指引。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8/26/content_1617472.htm

孩子的“冷暴力”

你有遇過冷暴力嗎?無論是家庭關係或人際關係,冷暴力常猝不及防的出現,有時讓人一頭霧水。

【摘自:〈讓人摸不着頭緒,卻又受盡折磨的冷暴力〉,莎拉媽媽,《親子天下》,二○二二年四月八日】

“冷暴力”一般是指強者給弱者的冷漠、無視,進而讓對方感到痛苦無助的“懲處”方式。然而,你萬萬想不到,在進行研究訪談的過程中,很多青少年的家長都有被孩子“冷暴力”的感受——也不知做錯了什麼,孩子無緣無故不發一言,當我“透明”的樣子!於是家長急了,要不還以暴力的行動或語言,要不就胡思亂想,不知所措。

“會不會是孩子此刻不想表達?”在急速成長的過程中,青少年要面對的問題很多,孩子不回應,也許是他們當下有其他焦慮。家長先不要對號入座,可以禮貌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你這樣子會讓媽媽覺得無助……等你情緒好了,我們再談吧!”

“會不會是孩子不懂得表達?”有時家長的語言太多太複雜,孩子不一定能夠招架。我們盡可能簡化語言,引導孩子“你明白我的問題嗎?”,或者嘗試猜度孩子的想法,去幫助他們表達感受。

“會不會是孩子害怕表達?”如果每次表達都不被接納,甚至受到斥責,你還會自找麻煩嗎?歸根結柢影響溝通意慾的還是親子關係,調整溝通模式也許才能根治問題。

“只是冷處理吧?”有朋友回答。——對呀!那只是“冷處理”,差異在於聆聽者自身的感受。“冷暴力”的目的是“懲處”,而“冷處理”可能只是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家長可透過自我表達去緩解關係,如:“我覺得好難受!我希望你能注意。”一隻手掌拍不響的,放下敵對心理,才能從容面對別人的“冷處理”。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8/19/content_1615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