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飛翔

 200928131859667_2 

“我希望孩子和家長對人生能有新的認識,考試成績不是判斷一個學生成功與否的標準,要懂得人生還有很多的風景。”

    【《一位特級教師在她女兒自殺後的教育反思》,“家庭 · 教育”網站,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七日】

一直被身邊人稱讚為“成績優、品德好、情商高”的女孩,忽然遺下“請不要救我”的遺書撒手人寰,作為優秀教師的媽媽事發後才知道,女兒受強迫症折磨長達八年,在無法撫平的傷痛中,她用畢生勇氣寫成一部生命教育的血淚史,勸諫活着的人。

這 事不禁讓我想起自己和家人在育兒事上的糾結,我媽一直不同意我對兒子的“放任不干預政策”。那天,老師打電話來說孩子經常忘記帶學習用品,祇要違規達到五 次,成績多好均不能得獎……每次聽了老師的勸告,我會向孩子複述一次,並和他們探討改善之法,如:檢查方法和罰則。到了孩子再犯,我們又重新檢討一次,雖 然問題最終也改善了,但獎項也因此丢了。我媽特別生氣,她認為罰則遠不如出手幫忙檢查有效,怕孩子從此成就比不上別人會自卑。為此,我們進行了史無前例的 爭吵,而這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正面違抗我偉大母親的意旨。我堅持自己的做法,不是因為我覺得自信不重要,而是我覺得一個人是否自信,並不在於他是否能 得到世界的認同,而在於他是否能憑一己之力去駕馭世界。在前線教學的十多年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品學兼優的孩子不見得比成就平平的孩子自信,因為 有些孩子的精銳是在家人鞭策下形成的,為了永遠保持高飛的狀態,日子過得特別累;低飛的孩子雖然平庸,其自信在於能夠把握自己。所以,我不想幫助孩子追逐 世界的高標準,我會告訴他,榮譽對父母來說是不重要的,但不改善缺點的代價需要自己去承擔。

以上文章是我給我媽的帖文,我期望她能從中明白我的想法,並了解到,願意坦誠對話,爭吵也可以是一種溝通。同時,我也希望她不要為過去總“自以為失誤的教學方法”耿耿於懷,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人需要完美,包括我們為人母親的。

家長的思考題

122348065_21n

A、男生:十八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後進入美國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系攻讀硏究生。廿八歲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B、男生:貧寒農家子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級重點高中,高中期間成績優異,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全國物理奧數二等奬,後考入省屬重點大學攻讀生物技術專業……

    C、男生:初中體育成績優異,憑藉長跑特長,進入重點高中,高一時七門功課不及格,從學校退學……

    D、女生:七歲父母離異,隨母親生活,成績優異,組織能力強,順利升入省級重點高中,從初中起擔任班長,一直到高中畢業,高中學校辯論賽最佳辯手,省級優秀學生幹部,與同學老師關係融洽,考入澳門科技大學……

    E、男生:四歲選入申奧形象大使;四歲學習鋼琴,師從中央音樂學院著名鋼琴敎授韓劍明;八歲學習書法,師從清華大學方志文;獲奬無數,十歲加入國家冰球隊,讀人大附中並留學美國……

    【《80%家長都後悔太晩讀到此文》作者:我有話說,《今日女報》,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如果,兒女是上天送給父母的禮物,各位會希望選擇以上哪個孩子當自己的子女呢?大概誰都想要個年少有為的吧,誰會想到,風光背後,結局原是這樣:

A 是盧剛,在校內槍殺五人後自盡的博士生;B是殺害四名同學的苦學生馬加爵;D是高中畢業時媽媽曾評為優秀畢業生家長代表的一位自殺而亡的女學生;E是因強 姦入罪的名人之子李天一。在五個案例中,只有C是看似無為的,而那人卻是赤手空拳在互聯網寫出一片天的名作家韓寒。

雖然單憑幾個少 年得志的失敗例子去論證“少時了了,大未必佳”未免武斷,但懵懂少年的成功例子卻滿目皆是,故歷來有“千金難買少年窮”之佳話。而以上選擇題也正好給父母 很大的啟發:人生如漫長的旅途,成功不過是途上的鮮花,只有學會克服困境,欣賞生活的孩子,才能笑着走到終點。原文的結論是:家長別要求孩子學這學那。但 我的想法則相反:別要求孩子為追求成功學這學那,但可以為快樂而學,因為有愛好、有追求的人才能活出自我、活得愜意。

文/鏏  而